• 60阅读
  • 0回复

认真抓路线 地少贡献多 浮洲大队在平均每人八分耕地的条件下实现粮、蔗双高产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6-21
第2版()
专栏:

认真抓路线 地少贡献多
浮洲大队在平均每人八分耕地的条件下实现粮、蔗双高产的调查
在祖国南海之滨,出现了一个粮食、甘蔗双高产的先进单位——广东省陆丰县炎龙公社浮洲大队。去年,这个平均每人只有八分耕地的大队,不仅实现了粮食自给,还卖给国家食糖一百九十四万多斤,平均每户二千七百零六斤,每人四百九十六斤,为国家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一九六九年以来,浮洲大队认真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正确处理粮、蔗生产的关系,连年夺得粮、蔗双高产。一九七二年,全大队实收的一千多亩甘蔗,平均亩产一万四千多斤,比一九六八年增长一点三倍;总产量增长约三倍。一千五百多亩粮食,平均亩产一千一百多斤,单产和总产都大幅度增加。
在领导班子中分清路线是非
浮洲大队地处陆丰县螺河下游的丘陵地带,旱地多,水田少,素有种植甘蔗的习惯。过去,粮食和甘蔗产量低,集体经济薄弱,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当时,有些干部认为:“浮洲人多地少,人穷地瘦,条件太差难改变”。他们对有些生产队不完成国家计划,一些社员弃农经商,劳力外流搞单干副业等倾向,不去进行教育和纠正,个别干部甚至认为“这是解决眼前困难的办法”。结果,集体生产长期发展缓慢,对国家贡献食糖很少,每年却要国家供应粮食二十多万斤。
一九六九年秋,在党的“九大”团结、胜利路线指引下,大队整顿了领导班子。党支部在县委和公社党委的帮助下,开门整风。他们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教导,学习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史,总结本大队的历史经验。对照大寨大队和本县学大寨的先进单位——上陈大队,认真找差距。大家联系实际,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着重解决了领导班子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检查放任资本主义倾向泛滥的错误倾向,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二是检查胸无大志、无所作为的错误思想,振起革命精神;三是检查有些干部很少参加集体生产劳动,随便借支公款,纠正不正之风。大家提高觉悟以后,决心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他们首先改正思想作风,自觉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主动归还不合理的借支款。同时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根据国家需要,制订出浮洲大队学大寨的规划,决心“奋战两三年,亩产千斤粮,贡献万担糖”。贫下中农满意地说:“班子觉悟高,干部带好头,我们齐跟上。”
在斗争中落实种植计划
一九七○年春,大队党支部关于发展粮、蔗生产的规划一公布,立即得到广大贫下中农的积极支持。但也有人说:“甘蔗生长期长,花工大,不如上山割草捞现钱。”有的人说:“番薯收成多少归自己,甘蔗产量再多也要交国家。”他们主张多种番薯少种甘蔗。这是两条道路、两种思想的斗争。党支部决定围绕“是服从国家计划,还是自由种植”,“是为革命种甘蔗,还是单纯为了赚钱”等问题开展讨论,向干部和社员进行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
大队党支部带着干部和社员代表,来到本大队新湖村一位烈士英勇就义的地方,学习毛主席关于“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的教导,然后请老贫农讲“三史”,进行阶级教育。一九四三年,这里旱灾加人祸,当时只有一千八百多人的浮洲,饿死和逃荒的就有六百多人。许多贫下中农回忆过去的苦难历史,对比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动地说:我们的命是毛主席救的,耕的地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国家需要我们种植什么,我们就应该种植什么。如果“私”字当头,“钱”字挂帅,就会上刘少奇的当,重吃二遍苦。
在开展路线教育中,党支部引导大家运用典型对比的方法,总结了第十生产队和第十九生产队在种植问题上的经验教训。这两个队自然条件基本相同。第十生产队的贫下中农,按照国家计划发展粮食和甘蔗生产,连年获得丰收。一九六八年,这个队种植的甘蔗平均亩产达到一万二千多斤,粮食亩产九百一十八斤,集体经济壮大,社员收入增加。第十九生产队认为“种蔗吃亏”,不按照国家计划种植,一些社员弃农经商,劳力外流,连种下的几亩甘蔗也没管好,平均亩产只有五千五百斤,粮食亩产只有六百五十斤,现金收入比第十队少一半以上。大家联系实际,狠批资本主义倾向,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增强了全局观念。于是,各生产队认真修订种植计划,决心为革命多种甘蔗、种好甘蔗。
在抓主要倾向的同时,他们还注意可能出现的另一种倾向。当甘蔗生产发展起来以后,产量高,收入大,有的人便主张多种甘蔗,少种或不种粮食。大队党支部又抓紧进行教育,纠正了这种错误倾向。四年来,他们年年完成了国家下达给这个队的粮食、甘蔗种植计划。
依靠群众解决粮、蔗生产中的矛盾
甘蔗种植面积要扩大,粮、蔗争地的矛盾如何解决?有的人认为“针无双头利”,要发展甘蔗,就要减少粮食。究竟能不能做到粮、蔗齐发展?大队干部带着这个问题,来到全队自然条件最差的松湖村请教群众。一位贫农社员诚恳地指出:“事在人为,只要干部带头,艰苦奋斗,开荒造田,就能做到粮、蔗齐发展。”原来,这里有一块荒地叫“高园埔”,面积一百多亩,荒丘林立,水堀交错,开垦任务很艰巨。过去干部不相信群众力量,自己又怕苦畏难,不敢提出开荒造田。现在经过这位贫农社员的启发,他们便和生产队的干部、群众一起规划,一起大干苦干,搬荒丘,填水堀,一个冬春就扩大耕地面积一百多亩。松湖村的事实使大队干部体会到:智慧在群众中,力量在群众中,办法在群众中。他们分头深入各生产队,把如何解决粮、蔗争地矛盾的问题交给群众讨论。群众发动起来了,办法也就有了。搬丘填堀、平埔造地,一连干了四个冬春,全大队搬走和填平了荒丘、水潭四百多个,扩大耕地面积四百七十一亩。各生产队还试验成功在番薯地里套种甘蔗,在甘蔗畦旁间种大豆,利用冬闲地扩种番薯等等,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结果,粮、蔗争地的矛盾顺利解决了。
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夺取粮、蔗双高产,他们依靠群众创造了大幅度提高单位产量的经验。第十生产队首先试验成功改春植甘蔗为秋植甘蔗,从采苗、催芽、插植到田间管理的每一环节,摸索出一套秋植甘蔗高产的好经验。全大队推广了他们的经验,到一九七二年,秋植甘蔗种植面积扩大到八百七十五亩,平均亩产达到一万六千多斤,比一般春植甘蔗增产四成多。他们还广泛开展各种农业科学实验活动,不断探索粮、蔗高产的规律。去年,全大队有三个生产队甘蔗平均亩产超过二万二千斤。三亩高产试验蔗,平均亩产达到四万四千多斤。第十六生产队的贫下中农,在丘陵薄地上创造了水稻一造亩产一千零七十三斤的高产纪录。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