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鼓足干劲与掌握规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6-23
第4版()
专栏:

鼓足干劲与掌握规律
公冶平
古代《庄子》这本书中,有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故事讲到“良庖”(好厨师)解牛,一年才换一把刀,“族庖”(一般厨师)解牛,一月就换一把刀,可是,为文惠君解牛的那位庖丁,历时十九年,解牛数千头,也没有换过一把刀,而且刀刃还象新磨过的一样。这位庖丁为什么会有如此出色的本领呢?就是因为他通过自己的反复实践,非常熟悉牛的筋骨结构,掌握了解牛的客观规律。因此,他解牛时,能够把薄薄的刀刃轻轻地插入牛的骨肉的间隙之中,刀锋所至,骨肉分离,毫不费力地就把牛解好了。而所谓“族庖”,还不大明白牛的筋骨结构,并没有掌握解牛的客观规律,常常用刀去砍骨头,既费力,又费刀,所以不得不一个月就换一把刀。这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掌握客观规律的重要性。
进行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比解牛复杂得多,掌握它的各种规律,也比掌握解牛的客观规律困难得多。要掌握客观规律,就得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首钢炼铁厂三高炉的这篇文章,就是讲他们如何学习和运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去实事求是的,去掌握高炉冶炼的客观规律的。要多快好省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就要鼓足干劲,在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上下功夫,也就是要在实事求是上下功夫。
而要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要“求”社会主义建设之“是”,就得进行艰苦的努力,没有严格的科学态度不行,没有充沛的革命干劲更不行,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有可能。首钢炼铁厂三高炉,就是这种结合的一个典型。他们为了增加风量,制服“管道”,夺取高产,曾经对五十三次管道的形成作了分析,对七百多次风量、风压的变化作了解剖,对七千多个煤气流分布的数据作了对比,坚持试验,达半年之久,这才建立了新的操作制度,这正是他们的科学态度和革命干劲相结合的产物。
三高炉的经验告诉我们:实事求是的关键是个“求”字。要
“求”出客观事物中的“是”,即规律性来,就得有“求”的革命雄心,有“求”的革命干劲,然后才有可能去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的工作,“求”出多快好省地发展生产的客观规律来。三高炉所以能破旧立新,把两千一百立方米风量的“封锁线”,和一点八公斤风压的“警戒线”突破,把老黄历翻新,就突出地反映了他们的这种革命雄心和革命干劲。
有一种观点是不对的,似乎鼓革命干劲,就可以不讲科学态度了;或者相反,讲科学态度,就可以不鼓革命干劲了。这都是一种片面性。如果不讲科学态度,所谓革命干劲,就有可能变成盲目行动;如果不鼓革命干劲,所谓科学态度,也很可能变成保守思想。
总之,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一定要实事求是,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下定决心,鼓足干劲,排除万难,去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象首钢炼铁厂三高炉广大职工那样,为多快好省地发展生产而努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