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把劣种牛变成良种牛——记农民专家陈牛泰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6-24
第2版()
专栏:

把劣种牛变成良种牛
——记农民专家陈牛泰的事迹
湘南初春,田野上整天细雨蒙蒙,我们乘坐的客车向着宜章县城奔驰,车窗外掠过种种迷人的景物,金黄的油菜花,嫩绿的秧苗,……蓦然,一群栗色的黄牛迎面而来。乘客们赞叹地问:
“那个大队的牛群?”
“大概是牛大爷繁育的良种吧!”有人说。
原来,牛大爷是栗源公社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叫陈牛泰,贫农出身,今年七十二岁了。他出生的那年,他家死了一头黄牛,父亲哀痛之余,就给刚出生的儿子取名“牛泰”,意思是祝愿今后养牛安泰。后来牛泰在一个农场当长工,学会医牛的手艺。土改翻了身,牛泰在党的教育下,懂得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经常风里来雨里去,给集体医牛,他的医术也远近闻名。
那是一九六四年一个大雪纷飞的夜里,有人来敲门,原来是椅子大队的母牛得了急病来求医。牛泰披起棉袄,提着马灯,翻山越岭到了椅子大队,忙了一个通宵,病牛才转危为安。牛泰正要上路,听到旁边一位社员冷冷地说:“这号狗崽牛,虽然得了救也不好用,犁田爬着走,耙地栽筋斗!”陈牛泰听到这些话,联想到许多问题:对呀!我们这个穷山区,世世代代用的是劣种小黄牛,体型小,能力弱,这些狗崽子牛要能换成壮牛该多好呵!
在一次公社召开的会议上,陈牛泰提出改良牛种的建议。公社书记很支持,并且鼓励他说:“牛大爷,这件事情很重要,就由你来抓,需要什么帮助尽管说。”
不久,公社从郴州地区领回一头从外地引进的良种公牛,供兽医站配种用。又派牛泰到城里学会配种技术,利用这头公牛繁育新的良种牛。
陈牛泰热情地跑东村奔西村,请养牛户牵牛出来配种。可是,万事起头难,这个说:“病牛交给你,我们信得过。要搞这个新名堂,难办!你的公牛比我们的小黄牛大一倍,这怎么能配种?”那个又说:“大猩猩配小猴,即使配上种,胎儿太大,也生不出来。”牛泰一时无法说服人们,他心里想:农民就得拿出事实来!牛泰的弟弟替生产队养了一头母牛,他就和弟弟商量,用他的母牛配种。可是弟弟也有疑虑,说:“牛不是我自己的,出了事我负不起责呀!”磨了半天,弟弟才皱着眉头把母牛牵到兽医站去。牛泰使大公牛给小母牛配上了种。
牛泰隔几天摸摸母牛的肚皮,牛肚逐渐膨胀起来,到了足月,产下一头小牛犊。腿骨粗、体型大,虎气生生,十分可爱,牛泰和社员们乐坏了。
一天,趁赶场的日子,牛泰将小牛犊连同那条大公牛和小母牛,一齐牵到圩场上去。他手里提着一面小铜锣。起初,老乡们还以为是演杂耍的,围上来看热闹。老人家敲响小铜锣,放大喉咙喊:“同志们,乡亲们!你们瞧呀!这就是这两条牛配出来的良种牛。你们要解放思想,回去把母牛牵来配新种,把劣种淘汰。……”还有一次,他知道县里开干部大会,他走几十里路,把良种牛牵到会场门口等着,让散会的人出来观看。县里举办农业展览会,他自动上门联系,把良种牛牵进去展览。他到处宣传改良畜种的好处,坚持不懈。
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困难和曲折。有些队母牛配种后空怀不孕。有的虽然怀了孕,出现难产。陈牛泰跑遍了这些养牛户,深入调查,了解原因,耐心向人们宣传解释,研究解决办法,健全保育、管养、合理劳役等制度,有效地消灭空怀、难产现象,使改良牛种的工作顺利开展。
站里只有一头种牛,陈牛泰又和技术人员研究,采用人工取精、授精等先进科学方法,提高了种牛的利用率。栗源公社从一九六四年到现在,共繁育出良种牛一千三百多头,小型劣种黄牛基本淘汰。在成绩面前,陈牛泰并不自满,他坚持不懈地探索新问题,总结出用杂交第二、三代公牛做种牛,避免变质退化的经验。
陈牛泰经过多年艰苦实践,成为一个既是牛医又是改良牛种的土专家。他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养牛的事业上,达到忘我的程度。牛泰带我们去参观牛栏,他一边看一边给我们指点:那一头是第一代,那一头是那个公牛配的种,他还给它们起了许多名字,什么“短角”、“花颈”,……不下数十种;对每个牛的脾性,他都了如指掌。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