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奇台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全县连续四年稳步增产,各族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6-26
第3版()
专栏:

奇台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全县连续四年稳步增产,各族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电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委根据本县特点,发动群众把适当扩大耕地面积和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结合起来,实现了农业生产连续四年稳步增产。各族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全县一派兴旺景象。
奇台县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的东南缘,境内山区和平原南北相连。生活在这里的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塔尔、回、汉等各族人民历来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这里解放前耕作粗放,一直靠天吃饭。解放后,这里的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奇台县委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进一步发展全县的农牧业生产,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对全县的农牧业生产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县委领导成员跑遍全县的七个公社,一个牧场和一个农场,调查了五十六个生产大队和大部分生产队的自然条件、劳动力情况和生产发展状况。在调查中,他们听到干部和群众中对发展生产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要发展生产,只有扩大耕地面积;另一种认为,要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只有缩小耕地面积。县委经过分析、研究认为,在农业生产上,全县可垦地一百二十万亩,实耕地只有八十七万亩,总的情况是人少地多;在耕作上,这些年来农田水利建设有所发展,使生产条件有了很大变化,但是农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单位面积产量还有待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要掌握发展生产的主动权,对国家多作贡献,就必须因地制宜,把上述两种相反的意见适当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根据当年的墒情和人力、畜力、机力等因素,适当扩大耕地面积,同时,认真地逐年地扩大旱涝保收农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适应农业的发展,除了办好农业机械化事业以外,还要充分利用全县的天然绿洲、草场,积极发展畜牧业,为农业提供充足的畜力和肥料。县委的思想明确后,就组织全县干部群众一起讨论,大家统一了认识,掀起了农业生产的高潮。
在发展农业生产中,奇台县委把全县从南到北划分成山区、丘陵区、戈壁区和泉水、井灌区四个不同类型的地区,对全县进行分类指导。同时,在这几个不同地区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的经验,用典型带动全局。地处山区的地方国营农场第三分场十一队,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粮食单产比较低,一九六九年以来,他们在县委和分场领导的帮助下,在适当扩大播种面积的情况下,认真改变生产条件,逐年增加旱涝保收田的面积,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成为这个县山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先进单位。地处戈壁区的半截沟公社老葛根大队第六生产队,土地瘠薄,耕作粗放。一九六九年以来,在县委和公社、大队的帮助下,这个生产队填平了一千四百多条老渠,把被分成二千多块的六千多亩地改成一百多块大条田,新修了一百四十六条渠道,使水的利用率提高了一倍,同时抓紧了施肥和推广良种等项增产措施,使高产稳产田的面积逐年扩大,产量稳步上升,被人们称为戈壁上的大寨。县委和各社、场领导就多次组织生产队以上的干部到这些典型单位参观学习,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生产的发展。现在全县粮食作物面积比一九六九年扩大八万五千多亩,到一九七一年实现了每人一亩旱涝保收田,一九七二年增加为每人一亩半,大大增加了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奇台县委和县革委会由于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扩大耕地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较好地结合了起来,一九六九年以来全县粮食产量逐年大幅度增长。目前全县每个农业人口平均占有粮食一千二百三十多斤。由于生产一年比一年发展,全县各族人民的生活也一年比一年提高。社员在信用社存款一九七一年比文化大革命初期增长百分之二十三,一九七二年比一九七一年又增加百分之二十八点八。集体经济也日益壮大。
在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这个县的畜牧业生产也获得较大发展。现在,所有公社、农场都建立了畜牧场,生产大队都有牧业队,所有牧业队都建立了饲料、饲草基地。去年这个县在受灾的情况下,牲畜年终存栏数仍然相当于丰收的一九七一年的数字,达到三十四万七千多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