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以批修整风为纲深入开展路线教育积极改变生产条件 河南温县山东桓台县夺得小麦大面积丰收 广大干部和社员决心乘胜前进,大鼓革命干劲,夺取秋季作物丰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7-07
第3版()
专栏:

以批修整风为纲深入开展路线教育积极改变生产条件
河南温县山东桓台县夺得小麦大面积丰收
广大干部和社员决心乘胜前进,大鼓革命干劲,夺取秋季作物丰收
新华社郑州一九七三年七月五日电 河南省温县县委以批修整风为纲,深入开展路线教育,积极带领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努力改变生产条件,大抓农业增产措施,实行科学种田,全县小麦在连续两年一季亩产上《纲要》的基础上,今年二十五万多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五百多斤,一季产量跨过了“黄河”。
温县位于豫北平原西部,黄河与沁河之间。过去,这个县南滩,北洼,中间岗,易旱易涝,生产条件差,小麦每亩产量一直停留在一百多斤。经过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和为革命种田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发扬苦干实干精神,大搞治水改土,几年功夫就使全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耕地变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小麦低产落后面貌迅速改变。一九七一年,全县小麦平均亩产达到四百零二斤,一九七二年在大旱的情况下,小麦产量又有提高,平均亩产达到四百六十八斤。
在连续两年夺得全县小麦一季亩产超过《纲要》以后,部分干部和社员群众认为小麦再增产的潜力不大了。针对“潜力挖尽”的自满思想,县委组织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等教导,自上而下地分析小麦生产形势,总结增产经验,肯定成绩,揭露矛盾,寻找差距。经过分析,大家认识到:全县小麦生产不够平衡,各个公社中,有的小麦平均亩产达到五、六百斤,有的还只有三、四百斤。这说明小麦生产不是差不多,而是差得多,不是潜力已经挖尽,而是大有潜力可挖。认识提高以后,广大干部和社员决心大鼓革命干劲,努力改变生产条件,大抓农业增产的关键措施,夺取小麦的新丰收。
温县三十九万多亩耕地中,小麦种植面积占很大的比重。他们针对增产小麦需要充足水源的情况,去秋以来普遍组织专业队,大抓机井建设,用水泥预制板铺设地上、地下管道,充分挖掘地下水源,扩大灌溉面积。去秋到今春,全县新打的机井和用水泥预制板铺设的管道,比任何一年同期都多。连同原有的机井,今春全县已拥有机井三千多眼,其中已配套的二千八百多眼,铺设水泥预制板管道达到了十七万多米。在小麦遭到干旱威胁时,广大干部和群众利用这些设备,日夜不停地提取地下水,把全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麦田普遍浇了三水到五水,保证了小麦的正常生长。这个县在去秋种麦前,还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了深翻土地的活动。他们采取人力翻、套犁耕、拖拉机牵引深翻犁深翻等办法,把麦田普遍深翻一尺以上,许多社队还结合深翻,大搞土地平整,为农田灌溉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的同时,县委采取措施,积极办好化肥厂、磷肥厂,组织各社队大力发展养猪事业,扩大肥料来源。到今年春季,全县养猪已由一九七○年的三万多头,增加到十二万多头,平均每户养猪二点三头。全县还先后成立了七十六个科研站,根据小麦生产的需要,开展群众性的科学研究活动。他们坚持年年选育良种,为社队提供的小麦良种越来越多。今年全县种植的小麦,良种面积占百分之九十以上。
狠抓低产社队,组织均衡增产,是温县各级党组织领导今年小麦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他们在抓高产单位继续高产的同时,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后进社队上。县委重点抓低产公社,公社抓低产大队,大队抓低产生产队,生产队抓远田薄地。林召公社是去年全县十三个公社中小麦单产最低的一个公社。县委认为,能否把林召公社的小麦抓上去,对促进全县小麦继续高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县委主要领导成员亲自帮助公社党委抓好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帮助他们制订了低产变高产的计划,扎扎实实地把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开展起来。在县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社队干部增强了迅速改变低产面貌的信心。从去秋种麦以来,公社党委成员深入第一线,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和社员一起种高产试验田,以高产田带动大田,落实各项增产措施。在社队干部的带领下,广大社员群众大干一个冬春,新打机井一百多眼。今年在严重干旱面前,这些机井充分发挥了作用,绝大部分麦田都浇了一至三遍水。全社二万二千多亩小麦,在去年平均亩产三百八十九斤的基础上,今年增产两成多,一年就改变了低产的面貌。
小麦丰收的好形势,大大鼓舞了温县干部和社员夺取全年农业丰收的革命斗志。紧张的麦收还没结束,抢种、种好晚秋,管好早秋作物的活动又普遍开展起来。各社队通过妥善安排劳力,一般都能做到收、种、管一齐抓,忙而不乱,各项农活都比往年提前。不少社队还做到狠抓当前,考虑长远,现在就为秋季种麦准备底肥,力争夺取明年小麦的更大丰收。
新华社济南一九七三年七月五日电 山东省桓台县委坚持以批修整风为纲,带领全县人民鼓足干劲学大寨,战胜旱、虫等自然灾害,夺得了小麦大面积持续增产的新成绩。全县四十万亩小麦,一九七一年平均亩产三百一十四斤,比一九七○年增长了四成;一九七二年平均亩产四百零三斤,比一九七一年增长了近三成。今年,全县四十万亩小麦,又比去年增产一成。与一九七○年相比较,全县小麦平均亩产翻了一番。
“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去年麦收后,桓台县委总结了几年来小麦丰收经验,深刻认识到,农业的根本问题,是个路线问题。要高速度发展农业,使小麦连年增产,就必须坚决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田庄公社田庄大队是全县四大集镇之一,阶级斗争比较复杂,资本主义倾向比较严重。经过“四清”运动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个大队跨进了全县学大寨的先进行列,小麦平均亩产超过了四百斤,全年粮食平均亩产跨过了“长江”。这时,党支部中有的同志产生了“一次运动,三年太平”的想法,认为在田庄大队社会主义的方向道路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一度忽视了抓阶级斗争。结果,在阶级敌人的煽动下,资本主义倾向又有抬头,影响了集体生产的发展,连续三年小麦亩产在四百多斤上停滞不前,学大寨运动落在了周围兄弟队的后头。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以来,大队党支部紧密联系阶级斗争的实际,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干部和群众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加快了学大寨的步伐,夺得了小麦连年增产。去年,全大队一千五百多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了六百零四斤,比一九七一年增长近三成。县委运用田庄大队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育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并带领干部深入到大队蹲点,发动群众,开展革命大批判,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今年,这些大队中的绝大多数,小麦亩产比一九七二年增长了一至二成。
桓台县委在领导小麦生产的过程中,狠抓后进队的转化工作,促进后进赶先进。去年,桓台县的高产队,小麦平均亩产量超过了七百斤,而一些后进队的小麦平均亩产量只有二百多斤。县委及时组织了四百多名干部到后进单位蹲点,帮助那里的干部、群众学习大寨经验,改变生产条件,促进小麦增产。县直属机关干部蹲点的十七个后进队,已有十四个队发生了显著变化。今年,这些队的小麦生产,有的已赶上了先进队的水平。
桓台县历史上是一个井灌区。但是,由于井浅水少,遇到干旱年头,地下水位下降,不能抗御旱灾的威胁。因此,干旱始终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小麦产量的主要障碍。近几年来,复种面积增加,需水量更大了。根据这种情况,县委主要领导成员走遍社社队队,察看河道,调查水源,并且发动群众制订了水利建设的规划。一九七○年以来,全县共打井两千五百眼,连同原有的机井,现在全县已有机井四千三百眼,平均每一百二十亩地有了一眼机井。他们还通过地下渗透的办法,利用工业污水补充地下水源,变害水为益水。同时,利用秋末冬初上游用水少、河水流量大的有利时机,引水蓄水补充地下水源,改善井灌。从一九七○年冬开始,全县集中劳力修建了两项较大的水利工程,实现了“北水南牵”、“东水西调”的规划。现在,全县已经基本形成了河沟相通、排蓄两用的水利网,使全县农田的有效灌溉面积由一九六九年的三十多万亩扩大到四十多万亩。去年春夏间四个月,全县只降雨十六毫米。由于发挥了水利设施的作用,四十万亩小麦普遍浇了七、八次水,保证了丰收。今年,在去秋无雨、冬季少雪、今春严重干旱的情况下,仍然保证了小麦灌溉用水。
这个县还根据复种面积大、春田少的特点,除在夏播、秋种期间,抓紧时间深翻地以外,每年利用冬闲时间,大搞春田的深翻平整,增施农家肥,改良土壤。全县五十四万亩耕地中,除五、六万亩湖洼地外,已基本上实现了畦田化。
桓台县委坚持三大革命运动一齐抓,在生产条件逐年改善的基础上,狠抓科学种田,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县委主要领导成员,经常深入社队调查研究,同群众一起总结了适合当地耕作条件的“宽畦、窄行、匀播、密植”小麦播种方法。同时,还因地制宜地选用了优良品种,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田间管理,为小麦大幅度增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桓台县在夺得小麦丰收以后,正抓紧当前的有利时机,一方面认真总结今年小麦增产的经验,一方面发动群众以夏促秋,力争夺取秋季作物的丰收。
(附图片)
桓台县委深入开展批修整风,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带领全县人民学大寨,赶昔阳,夺得了小麦大面积持续增产的好成绩。今年全县四十万亩小麦,在去年丰收的基础上,又增产一成。这是索镇公社于家大队麦场的一角。《大众日报》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