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要下“笨”功夫 不能走“捷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7-08
第4版()
专栏:

要下“笨”功夫 不能走“捷径”
解放军汽车某团副连长 孔令忠
入伍前,我的文化水平低,读马列的书,有许多困难。开始学《共产党宣言》时,光不认识的字就不少。怎样学习下去呢?我从几年来读书的过程中总结了一句话,就是要下笨功夫,不能走“捷径”。
为什么要下笨功夫,不能走“捷径”?马克思指出:“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列宁说过:“谁怕用功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毛主席也教导我们:“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这就告诉我们,在学习上必须有严肃认真、老老实实的态度,偷不得懒,装不得假,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刘少奇一类骗子鼓吹的走“捷径”,是资产阶级的坏作风,是为了破坏干部、群众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谁想走“捷径”,谁就不能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容易上当受骗,这我也是有教训的。过去,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在黑《修养》一书中,引用列宁《国家与革命》中的几段话,都把无产阶级专政这个最重要的思想删去,而用省略号代替。那阵子我没有看过列宁的原著,以为列宁就是这样讲的。后来报刊上发表了《〈修养〉的要害是背叛无产阶级专政》一文,我才大吃一惊,原来这省略号里面隐藏着叛徒的反革命祸心。我想:自己要是学习了列宁的原著的话,也不会把假的当成真的了。这使我认识到:刘少奇一类骗子的所谓“捷径”,实质上是一条邪径,按这条“径”走,一害自己,二害革命。
下笨功夫,就是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我认为“笨鸟”正是觉得自己“笨”,它才想办法“先飞”,“先飞”是改变“笨”的条件。学习也是一个道理。象我这样文化、理论水平比较低的人,如果和有文化的同志用一样的时间下一样的功夫学习,那就肯定赶不上人家。因此,别人读一遍能懂的问题,我就读它三遍四遍,别人一个小时能领会的,我就用三倍四倍的时间去钻研,这样时间长了,就会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逐步改变自己理论贫乏的状况。前几年,部队担任紧张的战备运输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抽不出大块时间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靠挤时间。我利用中午休息、饭前、饭后和睡觉前的空隙时间,每天坚持读几页书。有一个时期,部队在边防执勤,环境比较艰苦,几根铁架一支,四周竹片一围,上面盖些茅草,就成了我们的家。夏天,草棚热得象个蒸笼,蚊子叮,虫子咬;雨天,外面下大雨,里边下小雨。就在这样的草棚里,我和同志们一块坚持学习。这样,既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又锻炼了革命毅力。我觉得学习上就要有一股子笨劲,舍得花很大的力气,下苦功夫攻读,才能学到一点东西。
下笨功夫,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长期坚持,持之以恒。“笨鸟”先飞,也得不断地飞,不能飞一阵停一阵,否则,也达不到“早入林”的目的。人常说,“不怕慢,只怕站”,学习上不能热一阵子冷一阵子,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自觉地坚持。我们汽车部队长年累月奔驰在运输线上,食无定时,宿无定点,常常是天不亮就上路,星星出来才到站,稍放松一点,学习就坚持不下来。因此,我给自己定了一条死规矩:每周学习不少于十小时。有一次,执行长途运输任务回来,时间很晚,人也疲劳,心想学习是自己的事,可以机动一下,今晚不学明天补。但转念一想,刻苦学习是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长期的经常的任务,应该成为自觉的行动,所以又坚持读了几页书,写完了当天的心得体会,才休息。
当然,下笨功夫,并不是一味死读书,不讲究学习方法。下笨功夫本身就是要提倡开动脑筋,多想问题。马列的书和毛主席著作,每一篇都含有极其丰富的内容,不是读一遍两遍就能深刻理解的,只有精读细想,才能领会精神实质。如《愚公移山》这篇文章,我反复学习了好多次,一次有一次的收获。开始学的时候,记住了“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几句话,觉得干工作就要不怕苦、不怕死。后来联系到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实际,再学《愚公移山》,感到毛主席在这篇文章里,不仅讲到和困难作斗争,更重要的是强调了党的路线,“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阐明了共产党的路线与国民党的路线是根本对立的,“一个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中国封建势力,建设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把中国引向光明”,“一个要消灭共产党和中国民主势力,把中国引向黑暗”。通过学习,我进一步懂得了一个共产党员不仅要有同困难作斗争的精神,而且首先要有高度的路线斗争觉悟。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以后,我结合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的唯心论的先验论,重温《愚公移山》,又有新的启发:毛主席在这篇文章里,既讲了两条不同的政治路线,也讲了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愚公”和“智叟”两人,对待“挖山”的不同态度,很能说明问题。“愚公”不愚,就在于他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懂得“山”虽大,只要发动群众,带领子子孙孙去干,挖一点就少一点,因而下定了“挖山不止”的决心。“智叟”无智,是因为他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自作聪明,错误地得出挖掉这两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结论。从这里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不论办什么事,要学“愚公”,不当“智叟”,坚持辩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