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努力掌握斗争主动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7-08
第4版()
专栏:

努力掌握斗争主动权
中共辽宁省辽中县委员会
毛主席指出:“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认真学习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于指导三大革命运动实践,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们县地势低洼,历来被认为是“九河下梢,十年九涝”的地方。解放初期,常发洪水,影响农业收成。为此,一个时期,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动群众修坝筑堤、疏通河道上。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战,基本上解除了洪水对农业生产的威胁。这时,内涝灾害就显得突出了。于是,全县就集中主要力量进行排水治涝。几年来,全县修成纵贯南北的九条排水干渠,建造了二十五座大中小型排水站,同时还修了三处出水口,综合治理了三个涝区。以后,我们又依靠群众搞了以水、土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改造低洼易涝的盐碱地,使农业生产获得全面丰收。但是,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认识不能到此完结。去年,我县遭到几十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和低温霜冻等严重自然灾害,这对农业生产又提出了新的课题。过去,我们认为:辽中只怕涝不怕旱,因而,在农田基本建设上,只注意了排涝的一面,忽略了防旱的一面。实践证明这是错误的。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我们的认识没有跟上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也说明我们的头脑中,还存在着形而上学的世界观,错误地把对事物发展某一阶段上的认识绝对化,把相对真理看成绝对真理。这是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相对立的。
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个锐利武器,我们县委领导班子认真总结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分析了辽中的农田基本建设情况,重温了毛主席关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指示,对怎样改造辽中、建设辽中有了新的认识。于是,我们重新制定了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实行排涝治旱同时并举,针对不同的自然条件,提出“东治旱,西治洼,中间旱涝一齐抓。”我们提出,把全县所有的大中小型排水站逐步改为排灌站,以便既能排又能灌,进一步提高抗灾的能力,不断扩大高产稳产田。
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人的认识是无穷尽的。一些事物被我们认识了,还有更多的新事物尚待我们去认识。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只有懂得了这一条真理,才能在大好形势下,自觉克服一点论,在胜利面前,不忘乎所以;在成绩面前,反骄破满,继续前进!
几年来,由于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尽管遇到涝、旱、风、虫等自然灾害,粮食产量仍连年增加。在这种大好形势下,我们县委部分成员产生了骄傲情绪,认为生产搞得差不多了,再增产有困难,有的同志甚至认为今后产量不掉下来就行了。
后来,我们以唯物辩证法为武器,认真地解剖了自己。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几年来,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由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努力,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我们的农业生产水平还不够高,我们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认为自己的工作做得差不多了,生产发展已经到顶了,这正是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群众的实践打破了那种形而上学的看法。在批修整风中,广大干部和群众坚持看书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觉悟,为农业的更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条件。在农田基本建设上,去年的规模超过往年,高产稳产田不断扩大;在科学种田方面,广大社员认真执行农业“八字宪法”,注意合理密植,不断培养和推广适应性较强的新品种,为粮食增产创造更好的条件。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给我们县委领导以很大教育,大大地激发了我们的革命热情。我们决心坚持不懈地看书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把刘少奇一类骗子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谬论批深批透,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充分运用各种有利条件,放手发动群众,夺取农业的更大丰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