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树立唯物史观 坚持群众路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7-08
第4版()
专栏:

树立唯物史观 坚持群众路线
中共山东省益都县委书记 郝 清
不成问题的问题
我参加革命以来,大部分时间在农村工作,总认为走群众路线是不成问题的。但是,恰恰就在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上,经常出问题。
前年,东夏大队的干部、群众,经过反复实践,实行地瓜间作黄烟,创造了一项粮、烟双增产的经验。我们认为这个经验很好,便在全县的平原地区推广。这时,山岭地区的一部分干部和群众也提出要学习这种做法。我想:山岭地区土地瘠薄,要把平原的经验硬搬到山上去,不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因此,对他们的要求没有理睬。
山区学习平原的经验,是不是根本不可能呢?王孔公社韩李大队的事实推翻了我的结论。这个大队在一百六十多亩山岭地上实行了地瓜和黄烟间作,使黄烟和地瓜(折瓜干)亩产都提高到八百多斤,比过去单种增长一倍以上。
韩李大队是个山区,为什么能运用平原地区的经验呢?这里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他们为了把平原地区的经验学到手,发扬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千方百计地改良土壤,把薄地变厚,把瘦地变肥。在这个基础上,实行种植改革,获得了粮、烟双高产。这是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因地制宜。
我为什么错了?在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中,我找到了答案。群众认为能行,我却认为不行,不支持群众进行试验。这是因为我只相信自己的“高明”,不相信群众的智慧。只有牢固树立起唯物史观,才能坚定不移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我所说的“因地制宜”,表面上看,似乎很尊重客观实际,但实际上是脱离实践,脱离群众的。
用韩李大队的事实检查自己,再对照马列的教导,领会就更深了。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奴隶们创造历史,这历来是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根本区别。唯心史观论者总是把自己看成“英雄”,把群众当成“阿斗”。唯物史观则认为,历史是群众创造的,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推动历史前进。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尊重群众,就是尊重唯物论。
认识提高了,我在工作中就更注意走群众路线。没有把握的事情和群众商量,有把握的事情也先和群众商量,才能做好工作。
时刻注意同唯心史观作斗争
牢固地树立唯物史观是不容易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不免受唯心史观的影响。要做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就要时刻注意和自己头脑里的唯心史观作斗争。
前年冬天,听说桃园公社的农田基本建设进展不大,我就凭着过去的印象,断定他们没有很好地发动群众。但是,又怕再犯主观主义的错误,所以来到这个公社以后,我先找了几个干部、群众,了解了一下农田基本建设搞不起来的原因。大家说法不一。我没有更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就认为:不管他们怎么说,反正是没把群众发动起来。于是,我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立即组织了个群众大会。我在会上作了个报告,从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好处,到劳力如何安排,大讲了一通。这样,我满以为一定会很快地把群众发动起来。可是没有想到,雷声大,雨点小,几天过去了,还是冷冷清清,没有什么动静。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通过看书学习,我才解开了这个“谜”。恩格斯指出:“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毛主席也指出:“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还教导我们,要“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我却不是这样。还没有接触实际,或者刚刚接触实际,头脑里就先有了一个框子;还没摸清情况,就先做了结论,结果必然要碰壁。
在这个认识基础上,我又到干部、群众中去重新作了调查。首先访问了三十多名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又和公社干部挨个谈了心,才了解到真实情况。原来,这个公社的农田基本建设所以行动慢,主要是党的“九大”团结、胜利路线没有很好落实。因此,我就帮助公社党委办了一个路线教育学习班,组织公社、大队和生产队的干部,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加强革命团结的一系列教导,一个队一个队地做过细工作,使党的“九大”路线落到了实处。这样,全社的农田基本建设很快出现了一个新局面。群众的意见要分析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但是,这并不等于对群众的意见不要分析。只有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分析,才能集中群众的正确意见,领导群众,加以实现。如果不加分析,完全照办,群众中正确的意见就得不到发扬,错误的意见也不能得到改正。
为了进一步调动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把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推向新高潮,去年春天,我带一个调查组到弥河公社红光大队蹲点。我们进村以后,连续召开了干部、贫下中农、妇女、青年等十多个座谈会,调查、访问了六十多人。在落实政策方面,他们提了很多好的意见,也暴露了一些思想问题。根据这种情况,大家便坐下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了具体分析。我们认为,干部、群众的那些看法,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属于思想问题。由于前几年受刘少奇一类骗子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有些政策落实得不好,这一回能不能正确地落实,有些人还有怀疑。另一种是属于政策界限不清。有些干部由于对“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与“工分挂帅”、“物质刺激”的界限划不清,怕弄不好重犯“工分挂帅”的错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学习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的一系列政策规定,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对各项政策一项一项地展开讨论。政策界限划清了,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便很快得到了落实。
从实践中体会到:对群众的意见分析不分析,本身就是坚持不坚持唯物史观的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不同的阶级和阶层。由于人们所处的经济地位、工作岗位和社会环境不同,他们的觉悟程度、认识能力和具体要求不同,对同一个问题常常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有先进的,有中间的,也有落后的。而我们所要集中的,是那些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的意见。只有这种意见,才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既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又要对群众的意见认真加以分析,正是为了更好地走群众路线。相反,如果不加分析,就容易陷入唯心史观的泥坑,得出错误的结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