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迎着北部湾的风浪前进——广西北海市外沙渔业大队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7-12
第3版()
专栏:

迎着北部湾的风浪前进
——广西北海市外沙渔业大队见闻
五月的北部湾已是炎炎盛暑,我们来到北部湾畔北海市的港湾里,只见鳞次栉比的机帆,满筐满筐的海鱼,海浪伴和着机器的轰鸣声,显示着海洋渔业的繁荣。
这里,过去祖祖辈辈用风帆在海上捕鱼。没有风,风帆成了没脚蟹;风太大,风帆又顶不住。当地人说,在旧社会,一场台风过后,在海滩上就会见到飘来的尸体,每当夜深人静时,海滩上时时传来凄凉的哭声。如今,这里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我们走进外沙公社外沙大队,映入眼帘的再不是零落的旧渔村,而是朝气蓬勃的小市镇。这个大队三千多人,机帆占渔船总数百分之九十,共有三十艘,三千四百多马力,机帆队安装了电讯设备和渔群探测器,去年产鱼十八万九千多担。这个大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渔业学大寨的一面红旗。
决不向大海低头
我们会见外沙大队党支部书记卢亚保的时候,他刚从海上回来。卢亚保,苦大仇深,七岁给地主放牛,九岁卖给资本家当童工。以后,资本家把他转卖给这里一个姓卢的。解放以后,他翻了身,当了干部。经过办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在党的领导下,卢亚保决心实现渔业机械化,为国家多贡献渔产品。一九六一年,他开始把风帆改为机帆,失败了;一九六二年,他改装了机帆两艘,还是没有成功,故障多,产量低,造成亏损。因此,有人以为还是走老路稳当。
敢不敢创新业闯新路?大家的眼睛瞧着党支部。卢亚保想,毛主席指引我们走机械化的道路,这条路一定要走下去,站起来的渔工决不向大海低头。
党支部开会总结经验,研究技术,发现柴油机马力小,船速慢,鱼从拖网中溜了;有时一根小油管坏了,也要送外厂修理,出海时间被耽搁了。怎么办?他们从城里请来一位技术员,这个人讨价钱,讲条件。鱼船一回港,往往需要不分昼夜检修机件,他却要按平时那样上班下班,不肯多干一点活,这怎么行!
在困难面前,党支部表示,一定由自己培养技术力量,把机械化的道路走到底。党支部的决心增强了群众的信心。他们前后派出六十个人,到外地去学技术,给渔业机械化奠定了基础。到一九六四年,机帆显示了优越性,一条机帆的平均产量比风帆高四倍。
“上刀山,下火海,也要闯!”
新路闯开了,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机帆逐年增加,光靠几个维修组,跟不上;送外厂修,花费大,时间长,影响出海。每前进一步都有新的困难,外沙大队的群众说:“上刀山,下火海,我们也要闯!”他们决定自己盖个修造厂,把全部维修任务统统承担下来。
一个生产大队要盖一个机器修造厂,资金从何而来?有人想靠国家贷款,有的说:“资金有困难,慢慢来!”党支部认为“向上伸手”和“慢慢来”都不是大寨精神。没有资金,就向大海要!于是全大队响起了一个战斗口号:“向大海要宝!”
来到渔船上,你才会体会渔民的日日夜夜是怎样过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们几乎有三百天颠簸在辽阔的大海上。一天二十四小时,有做不完的活。捕鱼的方法有四种:围、拖、刺、钓。一天要拖几次网,一夜要用灯光围几次鱼,那有几个好觉睡。北部湾无风三尺浪,老渔民好久不下海,刚下去时也要呕吐,何况是新手!比较名贵的鱼,如红鱼、石斑鱼都在暗礁间游动,撒网不行,只能一条条钓上来。鱼拉上来了,没有冷藏设备,就得赶快抹上盐,否则鱼就坏了。由于群众积极性的提高,现在是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抢风头,追风尾,五级大风,照常捕鱼。一分资金一把汗,为了社会主义美好的明天,这里,有多少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有一次,十六号渔船快要把沉甸甸的一万多斤鲜鱼起上来,突然,扣网尾的环闩掉了。一些青年几次潜入七米深的海里把环闩穿上,但没有成功。这时候,只见旁边十五号船上的政治指导员黄志成和民兵副班长梁文基,猛地跳下海去,经过顽强的战斗,终于把网尾的环闩穿上,使一万多斤鱼,无一漏网。由于潜水时间过长,有的人口和鼻出了血。
又有一次,机帆五号的腌鱼柜被海浪打裂了缝,鱼汁灌入淡水柜,淡水变得又咸又臭,他们只好用咸水煮饭、洗澡,有的社员吃了腹泻,但仍坚持在海上战斗了六天,直到鱼满舱才胜利返航。
外沙大队有一对“妇女号”机帆,是广西有名的娘子军渔业队。一天晚上,刮起八级大风,巨浪扑来,淹过船头,冲进船舱,渔船面临下沉的危险。在这紧急关头,共产党员、船长王秀英带领全船妇女坚持斗争,用水斗把灌入船舱的海水一瓢瓢的戽出舱外,终于使渔船安全脱险。
经过这样的艰苦奋斗,资金问题解决了!于是自己动手来盖厂房。没有石料,自己到岭上去开采;没有木材,用旧船材顶用;没有设备自己来设法解决。奋战了五个月,终于在一片海滩上建起了一座一百二十多平方米的厂房。他们自行设计制造了土车床和一套铸造设备。现在,这个工厂有车工、钳工、船体、铸造等五个车间和各种机床,做到小修不出船,大修不出队。现在大队已积累了固定资产三百六十万元。
一大批有社会主义觉悟,亦渔亦工的新型劳动者正在成长。老渔工符兆安,原是个半文盲,他立志要当机器的主人,一九六二年当上了轮机员。后来党派他去领导修造厂,他成为既能铸造、打铁,又能修理机器的多面手。贫渔冯树生,边学边干,自行设计,造了三部土车床,被誉为“土”专家。黎秀莲是个不识字的家庭妇女,她用惊人的毅力,学会了轮机操作,后来又学钳工,现在也成为一个熟练工人。党支部又让轮机人员上岸去学维修,让维修人员下船学开船,使他们的技术得到全面发展。十年来,他们培养了技术人员二百六十多人,大部分是年轻人,其中三十多名是家庭妇女。
有了人材,那怕没有更多的船!从一九六九年开始,他们自己动手造船。我们来到大队修造厂,看到五艘机帆的庞大船体正在兴建。除柴油机等主要机件和科学仪器由国家供应外,如船体、推进器、油箱等都是自行制造。他们说,这五艘机帆下海,风帆在这个大队基本上被淘汰了。
不断拨正航向
新路决不是平坦的,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斗争。思想上的风浪并不比北部湾的风浪小。
成绩使人振奋,但也使一些人陶醉起来。一九七○年这个大队被树为全自治区先进单位,有的干部产生了骄傲情绪,说:“只要机器响,不怕不增产”,“我们家底厚,别队比不上”。正在这时候,柴油机的机座被一个隐藏的阶级敌人破坏了。这件事给党支部敲起了警钟。于是,党支部开门整风,找思想差距,查薄弱环节,拨正了航向,使一些人的头脑清醒起来,注意抓阶级斗争。
不抓路线斗争,干劲决不能持久。机帆四队原来是高产单位,但由于放松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少数人追求个人收入,不热心集体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倾向,致使渔船停港多,产量显著下降。党支部成员到那里去蹲点,加强路线教育,批判资本主义倾向,群众的路线斗争觉悟提高了,干劲又重新起来,创造了每马力年产七十二担的新纪录。
有的年轻人学技术很积极,但不想扎根在渔业上。卢亚保以自己凄惨的童年的经历,谈家史、村史,向青年们进行阶级教育,要他们千万不要忘记过去。
外沙大队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把思想工作的重点放在第一线,建立了一套海上政治工作制度,提出“五到船”:党小组建在船上,政治指导员设在船上,政治夜校办在船上,大批判、学习经验交流会开在船上。现在,海上的生活那么紧张,大家还是挤时间看书学习,涌现了一批学习积极分子。
在外沙大队,我们看到了我国社会主义渔业的美好远景。北部湾的风浪能吞噬人,但也能磨练人。外沙大队的群众就是迎着北部湾的大风大浪闯过来的。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附图片)
外沙大队“妇女号”机帆从海上满载而归,这是她们正在卸鱼。
 本报通讯员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