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阅读
  • 0回复

以批修整风为纲,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 山东战胜干旱小麦又获丰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7-17
第1版()
专栏:

以批修整风为纲,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
山东战胜干旱小麦又获丰收
据新华社济南一九七三年七月十六日电 山东省各级党组织以批修整风为纲,带领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战胜干旱和病虫等自然灾害,全省今年五千八百万亩小麦又获得丰收。
山东是我国小麦主要产区之一。去冬今春以来,各地在深入开展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的过程中,进一步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切实加强了对农业的领导。在小麦生产的每个关键时刻,广大干部纷纷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动群众,积极抓好小麦的种植和管理工作。
去冬今春,山东气候干旱,雨雪稀少,给小麦正常生长带来严重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全省各地广大干部深入基层,同群众一起展开抗旱斗争。各地对已有的水源加强管理,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努力提高灌溉效率;对尚未配套的水利工程,抓紧搞好配套;同时广开水源,大搞水利建设,平原打机井,山区挖山泉,千方百计扩大灌溉面积。今年春天,在旱情持续发展的情况下,菏泽地区把人力、物力集中到抗旱第一线,男女老少齐上阵,机械、水车、水桶一齐用,抓紧给小麦浇水,春灌麦田三百一十多万亩。泰安地区组织五千多名干部,由地、县、社负责同志带队,深入到水源条件差的山区丘陵,领导群众抗旱浇麦。他们采取深挖机井,搞多级扬水和肩挑人抬等办法,扩浇旱地麦田二十三万多亩。由于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努力,今年全省小麦水浇面积超过以往任何一年,为夺取小麦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前正是“三夏”大忙季节,各地广大干部深入基层参加劳动,指导生产。他们针对“三夏”生产特点,加强劳动管理,集中劳力、工具和牲畜,用到“三夏”生产上来。有些地方采取下地运肥回村运麦,白天抢收晚上脱粒和收后抢种的办法,加快了夏收夏种进度。
各地在搞好夏收夏种的同时,还加强了对秋季作物的田间管理,争取全年农业丰收。诸城县委在夏收夏种中,组织干部和群众认真总结农业生产经验,分析今年农业生产特点,充分认识搞好秋田管理对夺取全年农业丰收的重大意义。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县、社干部奔赴生产第一线,对夏收夏种和秋田管理,从领导、劳力、工具等方面,合理分工,统筹安排,做到一手抓夏收夏种,一手抓秋田管理。山东省棉花主要产区之一的高密县,全县三十七万亩棉花普遍除草松土三至四遍,药剂治虫二至三遍,棉苗长得齐全旺盛,为夺取丰收打下了基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