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艰苦奋斗 辛勤劳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7-20
第2版()
专栏:

艰苦奋斗 辛勤劳动
安徽省石台县兰关公社茅屋生产队插队知识青年小组
我们小组共五个女青年,都是响应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一九七○年十月从上海到石台县兰关公社茅屋生产队插队落户的。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在贫下中农的教育下,在下放干部的帮助下,我们树立了扎根农村干革命的思想,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艰苦奋斗,勤俭持家,逐步做到了生活自给有余。
一、树立扎根农村干革命的思想。初来时,我们看到这里山泉长流,竹木葱茏,觉得是个好地方。可是经过几天劳动,感到腰酸背痛,思想上就有些动摇。回想在上海时,走的是宽阔的马路,吃的是现成的菜饭;在这里却是:“出门就爬坡,运输靠肩挑”,便不想长期扎根农村。由于思想不安定,一个月还干不到半个月的活。
贫下中农和下放干部对我们的这些想法和做法,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们及时组织我们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进行忆苦思甜的阶级教育,启发我们联系实际开展革命大批判。我们认识到:以前出现的“混日子”思想,是中了刘少奇一类骗子散布的“下乡镀金论”的流毒,要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方向,就必须树立扎根农村干革命的思想,辛勤劳动,改变农村面貌。
二、不断提高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自觉性。“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遵照毛主席的这一教导,我们五个青年把积极参加劳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联系起来,和磨练自己的革命意志联系起来,不断提高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自觉性。在劳动中,我们虚心拜贫下中农为师,认真学习各种农活操作技术。原来我们都不会插秧,经过两年的学习实践,赶上了当地的男社员。劳动技能的提高,使我们出勤日工分相应增加。过去一天只能评五、六分工,现在每天能评八、九分工,有些定额活甚至能评十三分工,和农村青壮年一样,实现了同工同酬。同时,我们尽量多出勤。一九七一年,我们五个人每人平均出勤二百八十三天,除去口粮、油和平时预支的零用钱外,年终决算时每人还进现款几十元。去年,在有的同学长期患病回沪医治的情况下,我们五个人平均每人出勤仍在二百天以上,收入达到自给有余。
三、自力更生砍柴种菜,适当地搞一些家庭副业。我们初来时,生产队供给柴火,给多少我们就烧多少,烧完了又去要。为什么自己不解决呢?因为我们害怕刀砍手,又怕蛇咬脚。贫下中农知道以后,亲自带我们上山砍柴,砍了几次也就习惯了,做到了“山上柴搬家,灶头柴如山”。对于种菜,我们开始认为是生活小事,不大重视。有的甚至认为,种了菜反而会堵死贫下中农送菜的门路。由于有依赖思想,我们对种下的菜不好好管,结果菜地变成了“草地”。贫下中农看到这种情况,就教育我们要树立“自力更生”的思想,并派了一个社员,教我们种菜。现在我们播的蔬菜品种,已由最初的几种增加到十几种,每个季节都有五、六样新鲜菜吃。搞一些正当的家庭副业也是必要的。我们把吃剩下的菜头、饭渣等,和米糠掺杂在一起,喂了一头猪,这样既改善了小组的伙食,又可为集体多积肥,还能增加一些收入。
四、艰苦奋斗,厉行节约。我们几个女青年都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过的是富日子,大手大脚惯了。当时,看到贫下中农逢年过节,也舍不得乱花一分钱,就觉得乡下人小里小气的。针对这种思想,贫下中农组织我们学习毛主席关于“艰苦奋斗”的教导,说服我们要把富日子当穷日子来过。认识到艰苦奋斗的意义以后,我们就自觉地向贫下中农学习勤俭过日子的优秀品质。在用粮问题上,我们有计划有安排,两年来共节余粮食六百多斤,作为小组储备粮存入生产队仓库。每个人的进款,也都存入信用社。今年初,我们取出储备粮五十斤,支援了灾区人民。
五、人人维护团结,个个以组为家。以前我们五个人五条心,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小组的事,你看着我,我望着你,没人去管。在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中,我们反复学习了党的“九大”团结、胜利的路线,联系实际对照检查,认识到小组是我们的生活集体,只有加强团结,才能搞好管理。从此,我们经常召开民主生活会,广泛开展谈心活动,把存在的问题摆到桌面上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现在我们五个人一条心,小组的事情大家抢着干。去年双抢时,姜庆雅同学为了让大伙更好地休息,她象姐姐爱护妹妹一样,每天起早把饭烧好,才叫我们起床吃饭。贫下中农看我们团结搞得好,生活管得有条理,心里十分高兴。
实践说明,集体插队好。今后,我们决心把小组建设成一个更加团结战斗的集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