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生产上要革命 思想上先革命——河南沁阳县打破农业生产五年徘徊不前局面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7-22
第3版()
专栏:

生产上要革命 思想上先革命
——河南沁阳县打破农业生产五年徘徊不前局面的经验
河南沁阳县的农业生产这几年经历了一个大变化:从五年徘徊一变而为两年跃进。这个变化过程很有教育意义。开始,他们把生产上不去的责任推给老天爷、推给群众,就是不从自己思想上找根源。后来听取群众批评,思想上来了个革命,情况大变。
口头上承认骄傲自满、因循守旧并不难,真正树立雄心壮志,把决心变为行动,就不那么容易了。沁阳县做到这一点也是经过斗争的。他们统一了思想,痛下了决心,使“避难就易”变为知难而上,敢于到那些工作比较难做的后进地方去,面貌就改变了。
那些生产面貌改变不大的地方,应当从这里得到启示,找出差距,迎头赶上。
·编者·
在学大寨、赶昔阳的运动中,一个县粮食亩产上《纲要》后,怎样才能以比较快的速度继续发展?河南省沁阳县近两年的实践,提供了一些经验。
沁阳县位于太行山南麓,地跨沁河两岸,绝大部分土地是平原。一九六六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就达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但是,直到一九七○年,粮食亩产一直停留在四百多斤的水平。
近两年来,学大寨、赶昔阳的群众运动,打破了沁阳县粮食生产徘徊不前的局面。一九七一年全县平均亩产增长到五百五十四斤,跨过了“黄河”。一九七二年,小麦一季就上了《纲要》。秋季虽然遭受严重的旱灾和风灾,全年仍然取得了平均亩产六百零四斤的好收成。这两年,多种经营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今年,小麦继续丰收,一季亩产上《纲要》。
沁阳县两年中的突飞猛进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
首先是县委班子思想上要革命
一九七○年秋后,沁阳新县委刚一成立,大家就认真地总结几年来粮食亩产徘徊不前的经验教训。当时,有的县委成员说:“粮食去年上不去是因为有水灾,今年上不去是因为有风灾。”有的成员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说:“大寨大队为什么在大灾之年能够夺高产?我们不能老是从客观找原因,把责任推给老天爷。”
一九七○年冬季,县委在问题比较复杂的西向公社西向大队召开三级干部会,开门整风,听取意见。广大基层干部尖锐地指出:粮食生产停滞的主要原因,是领导思想的骄傲自满、故步自封。他们说:“你们领导成员,外地的经验学不进,上级的批评听不进,减了产从天上找原因,出了问题从下边找原因……”尖锐的批评激起了县委成员的思想斗争。
在这期间,有些县委成员还带领调查组深入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大队进行调查。他们发现了三种情况:一是县委一向认为先进的一些大队,问题不少,有的甚至垮了下来;二是有相当一部分大村大队资本主义倾向比较严重,粮食产量低,拖了全县的“后腿”;三是在同样受了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有的社队因为认真学大寨,在改变生产条件上狠下功夫,粮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严峻的事实证明群众批评非常中肯。赵寨大队和水南大队的对比,更具体地使县委同志受到启发。紫陵公社赵寨大队,是县委抓的点,原来学大寨运动搞得比较好。在一片赞扬声中,大队领导成员骄傲自满,放松了阶级斗争,结果歪风邪气上升,资本主义倾向抬头,粮食产量停步不前。可是,过去一个沙、碱为害的城关镇的水南大队,却是另外一种情况。以前,这个大队每年都要国家供应统销粮十几万斤。一九六七年,大队党支部提出了“苦干三、五年,变沙板为良田”的战斗口号,带领群众苦战了四年,改变了生产面貌。一九七○年,粮食亩产达到七百二十斤,比一九六八年增长了三倍多,不但结束了吃粮靠统销的局面,还给国家贡献两万多斤粮食。
县委负责同志感慨地说,从赵寨大队出现的问题,和水南大队“沙板地里夺高产”的生动事实,可以看出全县粮食产量徘徊不前,有阶级敌人的破坏,有自然灾害的影响,但是,在干部中“生产到顶”的差不多思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县委成员因循守旧,满足现状的思想,更是妨害全县农业生产的发展的障碍。
这样,就使县委统一了认识:生产上要革命,必须思想上先革命。
确定主攻方向,努力改变生产条件
沁阳县分沁南、沁北两个地区。沁北有十四万亩耕地,其中有十万亩位于平原,是县委两眼盯着的高产田;另外四万亩地处丘陵山区,过去被认为增产油水不大。和沁南相比较,这里粮食单产虽然较高,但总产量有限,而且人多地少,给国家提供的商品粮不多。沁南有三十万亩耕地,一片大平原,盐碱为害较大,单产不高,但总产很大,人少地多,提供商品粮较多。
从这种状况来看,按理县委应该把主要力量放在沁南,充分挖掘那里的增产潜力。但是,恰恰相反,过去,县委不仅把主要领导力量放在沁北,而且着重放在那十万亩高产田上。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主要是县委领导干部“避难就易”的精神状态的反映。沁北是老根据地,群众觉悟高,生产条件较好,工作比较顺手;沁南的农田水利建设很差,易遭旱涝盐碱灾害,有些大村大队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阶级斗争比较复杂,工作困难很多。
因此,要想使沁阳农业迅速发展,就必须从领导上大破“避难就易”的思想,大振革命精神,决心彻底改变旧河山的面貌。沁阳县委在细致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和社队干部共同研究制定了全县大办农业的三年规划,明确了改变全县生产条件的主攻方向:大挖排灌河,征服盐碱滩,把沁南六个公社五万多亩盐碱地改造成丰产田;大战北山坡,大修大寨田,把沁北沿山一带的四万多亩山坡地改成水浇田。从一九七○年冬季起,沁阳县就集中人力,开始实现这个规划。
在沁北,三千多名水利大军大战北山坡,经过两个冬春的苦干,在峰峦重叠的太行山上,开凿出一条二十五华里长的盘山渠,把沁北的一万五千多亩山坡地和丘陵地变成了水浇田。同时,自建小型水力发电站和四级提灌站,把水提上了高山顶,盘山渠不能浇到的土地,大部分也得到了灌溉。
在沁南,盐碱滩的上万名劳动大军,总结和推广了尚香大队制服盐碱的经验,掌握了治碱的主动权。尚香大队搬碱岗、挖涝河的工程一开始,就进入到严冬季节,有的干部和社员流露出怕冷怕苦的情绪。县委委员、王召公社党委书记刘万来明白,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自己带头干。他卷起裤腿,冰里泥里,一连干了二十多天。干部和社员眼见党委书记这样带头苦干,挖河的劲头越来越大。经过一冬的苦干,挖了四米多深、六米多宽、五里多长的排水沟,搬走了六个大碱岗,一千多亩盐碱地变成了良田。他们推广了尚香经验,经过两个冬春的大会战,在遇涝水汪汪,遇旱白茫茫的沁南地区,形成了一个排灌网,大大加强了抗灾能力。这个地区六个盐碱严重的公社,连年增产,低产片变成了丰产方,“拉腿社”做出了新贡献。
沁阳县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收到显著成效,一九七二年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发展。一九七○年以前的五年间,全县每年的粮食总产量都在一亿五千万斤左右,其中沁北地区约占五、六千万斤,沁南地区约占七、八千万斤。一九七二年,全县粮食总产上升到二亿二千多万斤,其中沁南地区占一亿五千多万斤。一举突破了全县五年粮食生产徘徊不前的局面。
抓紧大村集镇的两条道路斗争
过去,沁阳县委成员蹲点都选在条件好的地方,很少蹲到本县那些情况较复杂的大村大队和后进大队去指导工作,总结经验。
这两年,沁阳县委成员深入后进社队,长期蹲到条件最困难的地方去。柏香大队是一个有四千五百多人、八千多亩地的大村大队。长期以来,这个队弃农经商的资本主义倾向比较严重,大部分土地经常遭受旱涝碱的灾害,生产发展一直很缓慢。县委书记张贺兆从一九七○年冬到一九七一年春,一直在这个大队蹲点。从劳动和调查研究中,他了解到这个大队后进的原因,主要是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作风不正,一部分干部和社员对两条路线、两条道路斗争的认识很模糊。于是,他帮助党支部向干部和社员深入地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贯彻执行农村各项经济政策,刹住了资本主义歪风,同时整顿了大队领导班子。在这个基础上,掀起了农田水利建设的高潮。大干一冬春,基本上改变了全队的生产条件。一九七○年,这个大队粮食平均亩产只有三百四十六斤,一九七一年猛增到六百二十八斤。
沁阳县有二十多个大村大队,虽然占全县大队总数不到百分之十,可是人口和土地面积几乎占全县的四分之一。这些大村大队绝大多数都是乡村集镇,阶级斗争比较复杂,资本主义倾向比较严重,往往是些“老大难”单位。全县粮食产量徘徊不前,这些大队工作不好是重要原因之一。沁阳县委把从柏香大队取得的经验,推广到其他大村大队去。县委书记、副书记、常委都分工包了大村大队,各公社的主要负责干部也都主动到本社有影响的大村大队去蹲点。经过两年多的工作,这些大队大多数跨进了先进行列。
许多后进大队后来居上,促使先进大队更加奋勇向前。赵寨大队党支部书记清算了骄傲自满的思想,情况很快地发生了变化。他们用革命加拚命的精神,和贫下中农一起大干两个冬春,在乱石坡上造了五百一十亩大寨田,产量开始上升。赵寨大队先进——徘徊——再先进的变化,对全县一些先进大队又起了推动作用。县委进一步认识到:先进和后进,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骄傲自满,先进也会变后进。他们积极揭矛盾,找差距,订措施,你追我赶,互相促进,在学大寨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