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剑门山中的水泥之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7-24
第4版()
专栏:

剑门山中的水泥之乡
在岗峦重叠的四川剑门山中,有一个古老而偏僻的山村小镇——二郎庙。
解放前,二郎庙山高坡陡,地广人稀,常常发生瘟疫。农民刀耕火种、饥寒交迫。小镇上就连最简单的家庭手工作坊也没有。解放后,这个偏僻的山村,越过几个时代,突飞猛进!十里山村,变成了水泥之乡。
在这里,方圆十里的山沟中,就有大、中、小型水泥企业和水泥制品厂九家,规模不等的石灰石矿山十座,同时,还兴办了一个水泥工业设计院,一个水泥工业工艺研究所。现在,这里每年可以为国家生产几百万吨高品位的矿石,和上百万吨的优质水泥,同时,还生产电杆、桥梁、电缆槽、水泥管道以及矿山、铁路和其他建筑需用的水泥制品,数量达三十多种。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广大群众革新生产工艺,增加水泥品种,生产出油井、膨胀、快硬、大坝等几十种特种水泥。
由一个落后、闭塞的山村,变成现在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水泥工业基地,这是二郎庙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明镜人民公社“五·七”水泥厂,是这个地区一家小厂。一九七一年,公社为了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决心自力更生生产水泥。他们没有球磨机,就采用石灰粘土配料,用木棰砸、石槽碾;没有搅拌机,就在两只破锅里用人工搅拌;没有成球机制料球,就发动群众用手搓;没有立窑,就用石头和废砖砌,仅仅用了十六天,就制造出了水泥。后来,他们又到附近深山采木料,自己动手烧砖瓦,烧石灰,利用山坡、坟地,建立了厂房二十三间,“干打垒”宿舍六间。同时,土法上马,成功地制造了筛粉机、搅拌机、螺旋运输机、小球磨、风选设备等十余台新机械。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奋斗,这个厂已经从一个小小的手工作坊,发展成机械化生产的水泥工厂,产量比建厂时期增加了三百多倍,为剑阁、梓潼、乐山等十多个县的农田基本建设提供了原材料。
设在这里的水泥工业设计院和水泥工业工艺研究所,不仅担任了本地区水泥工业的设计和研究工作,同时还为贵州、云南、甘肃、青海等十多个省的设计和科研工作贡献了力量。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来,广大设计科研技术人员,狠批了刘少奇一类骗子散布的“大洋全”、“关门设计”等反革命的修正主义黑货,纷纷走出高楼大院,背上行装,深入工厂农村。他们先后到过四川宜宾、叙永、纳溪、屏山、富顺、长宁等十二个县市,以及巡场等十六个小水泥厂,调查研究,蹲点劳动,结合生产实际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成功地试制出二十多种土法检验仪器和许多适合地方小水泥工业发展的设备和工艺,基本上解决了小水泥厂的质量检验问题,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水泥的产量和质量。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