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层峦峭壁变通衢——记云南景东县各族人民文化大革命中修筑山区公路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7-24
第4版()
专栏:

层峦峭壁变通衢
——记云南景东县各族人民文化大革命中修筑山区公路的事迹
云南省景东县,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海拔三千六百多米的无量山,从南到北贯穿全境,沿东西山麓奔腾着把边江和澜沧江。在层峦叠嶂的群山中,居住着汉、彝、回、傣、苗、瑶、哈尼、拉祜、布朗等八万多各族人民。文化大革命前,这里被高山激流阻隔,交通十分闭塞。那时,从边远山区社队到县城,挑运一百斤化肥,要花三十二个工日;抬一台小型发电机,要花四百个工日;全县各族贫下中农,仅为运送公余粮和把支农物资、日用百货运进社队,每年就要付出九十多万个劳动日的代价。人力运输与农业生产争劳力,严重地阻碍着山区建设的发展。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景东各族人民,决心改变交通闭塞的现状,修筑无量山区公路。
一九七一年冬天,新县委利用农闲季节调集万余民工,浩浩荡荡开赴无量山,开始了在春耕之前打通无量山的大会战。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能不能在古木参天、峭壁林立、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的丛山峻岭中,完成这一艰巨工程呢?事在人为,人定胜天。只要依靠群众、艰苦奋斗,就能变难为易,化险为夷,夺取会战的胜利。
没有“专家”,他们就靠群众的智慧,由工人、老农和青年社员组成一支技术队伍。这支技术队伍栉风沐雨、废寝忘食,边干边学,和民工们成天周旋在悬崖深谷,处理一个个疑难的技术问题;他们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改善了三十多段线路,减少了五十多万土石方。
缺乏物资,他们就靠群众的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工地上支起了铁匠炉,办起了石灰厂、小炭窑、木工组、编织组。仅铁木用具就自造了两万多件,没花国家一分钱。
在修筑公路的日日夜夜里,他们头顶蓝天,脚踏险峰,以顽强的精神,抡锤打眼,登空砌石,劈山架桥,战胜了重重困难。
指导员梁富贵,带领全连鏖战“老鹰岩”。一天,他发现岩顶碎石坠落,横贯石壁的裂缝愈张愈大,是大塌方的迹象,而岩下有一百多人正在酣战。他立即登上悬岩,排除险情。“轰”的一声巨响,危石从他身旁垮下来,自己冒着危险,保证了同志们的安全。
“飞云壁”似刀削斧劈,直插云际,是会战最艰险的工程。公路从这里通过,必须把它拦腰斩断。彝族青年罗景彦和尖刀班的同志们,勇敢挑起了爆破“飞云壁”的任务。他们一个个攀石附壁,悬空打眼,坚硬的花岗岩,抡一大锤,只留下一道白印,打一天只能凿进几寸。但他们发扬“硬骨头”精神,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人人献计献策,苦干加巧干,终于突破了“飞云壁”。
就这样,他们劈开二十二座山岭,攻克二百七十多道悬崖,架起二百八十三座桥涵,于一九七二年三月二十四日,盘旋无量山,连结五十多个村寨,全长三百八十里的四条公路,终于胜利通车了。通车后,无量山区囤积多年的粮食和土特产纷纷运出山区,仅大米一次就拉出二百多万斤。通车两个月的汽车货运量就相当于过去两年多运量的总和,为农业生产节省了一百多万个工日。大批化肥、农药、生产机具、日用百货等源源运进村寨。山区开始兴建了小型电站,办起了加工厂,安装了自来水。去年粮食获得了空前大幅度增产,全县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