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罗霄山麓展新图——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的大好形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7-25
第5版()
专栏: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

罗霄山麓展新图
——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的大好形势
从弯弯的浏阳河,沿湘江逆水而上,越过“飞涟灌万顷”的韶山灌区,向东行至罗霄山麓,就是有着光荣斗争传统的湘中、湘东革命老根据地。四十六年前,伟大领袖毛主席考察了这里的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等县,写下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光辉著作。今天,这五县的广大干部和群众,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洗礼,沿着党的“九大”团结、胜利的路线,大踏步前进。五县人民发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大干苦干,使革命和生产的形势大变快变,创造了一幅气壮山河的新图。
巨大动力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生产的巨大的推动力。这五县在一九六六年以前,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粮食亩产只有五、六百斤。一九七一年,五个县全部跨过了《纲要》。去年,虽然遇到大旱,醴陵县平均亩产仍然达到一千零一十四斤;湘潭县近三年粮食总产量,平均每年比一九六五年增加二亿五千多万斤;其他三县,也都是大幅度地增长。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促进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革命化,使他们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转变了工作作风。近三年来,这五县每年从县、区、社抽调七千多名干部深入基层,狠抓后进社队的转化工作。衡山县白沙公社,历来易旱易涝。过去,公社领导没有紧紧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缺乏改变面貌的雄心壮志,致使粮食产量年年全县倒数第一,被人称为“拖脚社”。一九七一年秋,县委书记吴振东来到这里蹲点。有人说:“你一没带钱,二没带粮,一双空手来改造后进,只怕是老牛下滂田——难上岸。”老吴回答说:“我们靠的是党的路线和群众的革命干劲,只要路线对头,有了一股‘牛劲’,不怕变不了!”他帮助公社党委狠抓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路线斗争觉悟,振奋了大家的革命精神。在很短的时间内,全社自筹资金,依靠集体的力量,修建了一座一百五十瓩的电力排灌站,开了一条二十华里长的主干渠,一年就打了个翻身仗。去年全社粮食平均亩产九百三十五斤,总产比上年增长三成,“拖脚社”迈出了大步,跨入了先进行列。全县的后进社、队有百分之七十五改变了面貌,二十六个公社党委书记蹲点的后进队,一九七二年每亩平均比上年增加一百九十八斤。
“一石激起千层浪”,后进上来了,促进了先进,各县出现了一个你追我赶,大干快上的局面。湖南省农业学大寨的老先进典型——醴陵县军山公社龙佳洲生产队,在文化大革命以来的七年里,粮食平均亩产连续三年超千斤,去年单产又比前年增长一百零九斤。社员们说,真是一年一个样,一步一重天。
五业兴旺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这五县得到了落实,多种经营之花到处盛开。
就拿湘潭县的造林来说吧,这里是个“六山一水两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丘陵地区。过去,由于刘少奇一类骗子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山是“和尚山”、“癞子头”,水土流失严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激发了群众的革命精神,广大干部和社员响应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掀起了植树造林热潮。在改造荒山,兴办社队林场时,县委认真落实党的林业政策,坚持“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原则,凡是便于生产队经营的小片荒山,大队帮助统一规划,由生产队植树造林。生产队荒山多,目前无力开垦造林的,采取公社、大队“统一领导,统筹规划,联队经营,比例分益”的办法建林场,尊重生产队的山林所有权,调动了广大群众大办林业的积极性。经过几年的奋斗,如今湘潭全县共营造松、杉、樟、梓等用材林七十多万亩,竹林两万亩,兴办社队林场七百二十四个,建立千亩以上集中连片的用材基地六十二处,社员屋旁栽树五千多万株。昔日“草不长,鸟不落,山山岭岭秃脑壳”的地方,变成了“层层梯田绿,条条林带长”的新山村。
湘潭县不仅粮丰林茂,而且打破了历史上很少种棉的习惯。去年,县委加强了对棉花生产的领导,认真落实政策,合理布局,建立了一批棉花基地。还培养了一批植棉能手,摸索了一套植棉经验。去年,响塘公社新屋生产队女知识青年陈沛兰、肖湘成,坚持为革命种棉,用科学种棉,她们管理的棉田,亩产皮棉二百五十一斤,创造了湘潭地区的棉花高产纪录。
长沙县是生猪大发展的一个典型。由于县委坚持两条腿走路,积极发展社、队集体养猪,大力鼓励社员家庭养猪,不折不扣地落实党的养猪政策,大大地调动了广大社员养猪的积极性。去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一百二十九万五千多头,每人平均一点零四头,每亩平均近一头,超过了一九七一年全年饲养量的百分之十一点九,全县交售给国家的肥猪有四十三万八千多头,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三十六点五。
各县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既努力发展当地传统农副产品,如湘莲、辣椒、茶叶、蜂蜜、柑桔、席草、药材等,又积极引进一些新产品,如甘蔗、蒲葵、榨菜、蚕桑、殖蚌养珠等,使农副业生产出现了一派兴旺景象。去年,五县的生猪、棉花、油料、茶叶、辣椒等,都是历史上产量最高,对国家贡献最大的年头。
山河新貌
在这五县纵横四百多里的辽阔土地上,山河的巨大变化,特别引人入胜:紫荆山下两条雄伟壮观、全长七十二华里的人造河,吞吐着千溪万流;奔腾不息、长达一百二十华里的石狮江,被裁弯取直,听从了人们的调遣;一架架渡槽凌空而起,一条条渠道盘山过岭,塘坝、水库星罗棋布。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兴修水利的革命积极性和创造力。从一九七一年秋天开始,醴陵县在一年之内,抢修三条贯穿全县东、南、北三乡的酒埠江东干渠、官庄右干渠和麻庄渠道,形成三条水利大动脉,使全县百分之九十的农田免遭干旱。搞这样大的工程,劳力从哪里来?县委从调查军山公社新屋场生产队大干水利的事迹中得到了启示。为了迅速改善水利条件,从一九七○年冬起,这个队抽调了二十四个劳力搞水利建设,分三班昼夜施工,连续苦战七个月,挖通了一条长达一百一十多米的石隧洞,解决了本队的水利问题,还新开了二十多亩田,当年的早、晚稻都获得了丰收。新屋场队的事实有力地说明:群众的干劲大无边。于是,县委打破了过去只在冬季兴修水利的框框,采取群众运动与专业队伍相结合的办法,坚持常年施工,农忙不间断,农闲大会战。县委许多领导干部深入工地,和群众一起出大力,流大汗。官庄右干渠八号隧洞,滂深泥烂,施工困难。县委常委肖帮来和其他负责同志与民工一起,挑烂泥,舀浸水,扛坑木,架拱肋,奋战七天七夜,打通了这个“咽喉隧洞”,终于在去年八月全线通水了。其他两条大干渠也先后竣工受益。一年多来,共修通二百七十三华里的主干渠和二千一百四十华里的支渠,完成了一千七百三十七万多土石方。如果把这些土石方筑成高宽各一米的堤,相当于从醴陵到北京整个里程的十六倍多。
醴陵县的水利新图,只是湘中、湘东地区农田基本建设的一个缩影,其他四县采取山、水、田、土综合治理的办法,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现在,旱涝保收农田都达到了总农田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近几年这五县机耕面积不断扩大,排灌、脱粒、轧花、碾米等农业操作和农副产品加工,实现了机械化、半机械化。
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五县人民,正在用多姿多彩的画笔,描绘着更新更美的画图。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