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广西各级电影部门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电影放映事业 用少数民族语言配音译制电影受到欢迎 湖北长阳县电影管理站开展爱机护片活动,提高了电影放映质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7-26
第4版()
专栏:

广西各级电影部门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电影放映事业
用少数民族语言配音译制电影受到欢迎
湖北长阳县电影管理站开展爱机护片活动,提高了电影放映质量
新华社南宁一九七三年七月二十五日电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电影部门积极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配音译制电影。目前已用壮语、侗语等配音译制了十五部影片。这些影片在各少数民族地区放映后,受到热烈欢迎。
广西壮族自治区聚居着壮、瑶、苗、侗等十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各级党委十分重视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配音译制电影的工作。自治区、各个地区和部分县,都陆续成立了译制工作小组,抽调有舞台经验和表演能力的人员,配合电影部门的职工,积极开展配音译制工作。在翻译中遇到困难时,就向少数民族广大群众请教。为了准确反映影片的原意,他们日夜背诵台词,反复领会影片思想内容。由于配音译制人员和电影部门职工热情认真地进行工作,使大部分影片的配音译制工作做得比较好。
广西壮族自治区电影部门在用少数民族语言配音译制影片的同时,还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电影放映事业,使各少数民族人民群众能比较及时地看到本民族语言配音译制的电影。现在,全自治区县以下农村电影放映队已发展到八百零三个,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增加了将近一倍。各级电影部门还专门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培训了一批不脱产的电影放映员,配备八点七五毫米小型电影放映机,组成以生产大队为单位的业余电影放映小组,为本队各族社员放映电影。目前,全自治区已有二百一十多个边远山区大队,成立了这种业余电影放映小组。少数民族社员群众赞扬说:“小小影机肩上挎,踏遍千山和万峡,壮村瑶寨把幕挂,毛泽东思想传万家。”
据新华社武汉一九七三年七月二十五日电 湖北省长阳县电影管理站在全县放映人员中开展爱机护片活动,提高了电影放映质量,延长了机器和影片的使用寿命。
按全国统一规定,农村使用的十六毫米影片的拷贝,放映九十场以内应保持技术成色甲等。随着放映场次增加,拷贝的技术成色逐步降等,映到三百场以后,拷贝即正常报废。近三年来,长阳县电影管理站使用的二十多部影片中,放映次数已超过定额而拷贝的技术成色未降等的就有十二部。影片《奇袭》两年多来在全县十个放映单位轮流放映四百七十七场,拷贝的技术成色仍保持甲等。
长阳县地处山区,社员居住分散。随着电影放映的逐步普及,近几年来放映点大量增加。到山区放映,肩挑背驮,辗转运送,机器和影片容易损坏。为了搞好爱机护片活动,他们从思想教育入手,加强技术管理,坚持执行合理的规章制度,收到了成效。
夏秋季节在农村露天放映,飞虫是个大敌。它不仅影响放映效果,还会钻入输片道损伤影片。放映人员便想出各种办法,在放映前消灭飞虫。有的队在放映台周围喷上药物,就地消灭飞虫;有的队采取牵灯诱虫、芭扇驱虫或打开幻灯机灯箱杀虫等办法,保护影片。
南方夏季气候炎热,影片容易干燥收缩,放映人员就利用盐库、红苕窖、水缸边等潮湿的地方,对影片经常进行湿润。这些土办法简便易行,行之有效,对保护影片起了很好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