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他和咱们工人一个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8-04
第4版()
专栏:

“他和咱们工人一个样”
韩俞喜,一九五○年以来一直担任玉门市旱峡煤矿矿长。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又担任了矿党委书记。他担任领导工作二十多年来,始终和工人群众心贴心,坚持做到生活好了不忘本,职位高了不特殊,家业大了不浪费,深受工人的爱戴和赞扬。
去年秋天,旱峡煤矿在一块平坦的地方,修了三排宽敞向阳的新宿舍。房管组的同志在征求工人的意见时,大家一致提议让韩俞喜迁到新宿舍去。理由是:老韩的宿舍在半山坡上,挑水、拉煤都很费劲;宿舍窄小,人口多,影响他休息。事情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接到搬房子的通知后,韩俞喜想:住新房子,看起来是件小事,却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作风,我当矿党委书记,工人做工,只是革命工作的分工不同,工人群众住房也有困难,他们却争着让房给我,这是工人同志对自己的关怀,越是这样,越应该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他毅然地对通知他换房的同志说:“我还是住旧房子,新房子让工人去住吧。”
二十多年来,韩俞喜一直保持普通一兵的本色。他和工人群众一起风里来,雨里去,条条巷道都有他的足迹,每个采煤工作面,都洒有他的汗水。工人们说:“老韩当‘官’不象‘官’,他和咱们工人一个样。”
旱峡,就是干旱的峡谷。这里,水源奇缺,吃水困难。解放前,煤矿工人是从几十里外的祁连雪峰背冰化水。韩俞喜刚来旱峡不久,就和工人同志一块挖井,打成了一眼四十五米深的水井,解决了吃水问题。
二十多年过去了,这口井已经不能适应矿区生活用水的需要,又无法修理。矿党委决定重打一眼新井。有关部门给韩俞喜送来一个计划报告,要花六千多元,用二十个民工,四个月打成。有人说:“一九五○年打井时,没有钱,如今我们的原煤生产和上缴利润增长了几十倍。我们矿小,对国家贡献不少,花几个钱打井,并不过分。”韩俞喜认为,家业大了,也不能大手大脚,丢掉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我们国家还很穷,想问题,作计划,办事情,必须从全局着眼,想到全体人民的利益啊!”他的意见,得到党委会的赞同,一致决定:“这个报告不能批,自己动手打新井。”
开始打井,韩俞喜第一个扛着铁镐破土动工。那几天,他的胃病发作了,仍坚持不下工地。工人们下工了,他还在检查安全情况。在韩俞喜的带领下,不到一个月,工人们利用工余休息时间,打出一口新水井。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