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额济纳旗草原巨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8-05
第2版()
专栏:

额济纳旗草原巨变
在甘肃省古长城以北,有一片约十一万多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区,这就是额济纳旗草原。
过去,在历代反动阶级的统治下,肥美的天然牧场,逐渐枯萎。如今依靠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力量,草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一群群膘肥体壮的驼马牛羊,奔跑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一台台拖拉机,驰骋在新开垦的田野里;一座座小工厂,接连兴起。昔日的塞外荒野,变成了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牧区。
有了公社,一定能改造草原
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世世代代就利用居延海畔的天然草场,经营牧业。在万恶的旧社会,牧民被迫过着“靠天养畜”、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个体经济无力抗御的自然灾害,不知给广大贫下中牧带来了多少苦难。
经过初级社和高级社,一九五八年,广大贫下中牧欢天喜地参加了人民公社。牧民们满怀豪情地说:“有了人民公社,我们一定能改造草原!”他们踏遍千里草原调查研究,制定重新安排草原的蓝图。
温图高勒公社永红生产队,处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拐子湖里。这里名虽为湖,其实并没有水,是个“十年九旱”的地方。一九七二年冬天,生产队组织了打井专业队,在五十多岁的党支部委员巴拉登带领下,在戈壁上挖井。经过二十多天的紧张劳动,终于挖出了深井。一九五九年,拐子湖草原的戈壁滩上只有四眼井,现在已打井二十五眼,开发了大片草场。在连年荒旱的困难条件下,目前,全队牲畜已发展到八千多头,比刚成立公社的一九五九年增长五千多头。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强大的集体经济,在改造自然,建设草原方面不断取得成就。近几年来,全旗四个人民公社共打牧业用井七十六眼,基本上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他们并利用河水灌溉草场一百零四万亩,提高了草原载畜量;建立基本饲料饲草基地五千多亩,储存饲草二百五十二万多斤。各类牲畜由解放初期的二万九千多头发展到现在的十万多头,增长二点五倍。
牧业发展 粮食满仓
人民公社化以来,广大牧民群众逐渐改变了“自古放牧不种田”的习惯,开始发展农业。苏古淖尔公社牧民群众,在这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
这个公社的亚布图生产队,解放前是个“地上不长草,荒芜人烟少”的穷牧区。他们在以牧为主保护草原的前提下,从一九六四年开始,积极、合理地发展农业。广大牧民群众,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以大寨为榜样,披荆斩棘,垦荒造田。几年来,开垦了数千亩农田,一九六七年达到全队粮、料自给。一九七二年,这个队战胜多种自然灾害,农业获得了丰收,平均每户生产粮食一万多斤,总产达到五十五万多斤。旗、社党委及时总结推广了他们的经验,全旗农业耕地面积达到五万多亩,一九七二年总产达到六百三十万斤,连续四年实现粮、料自给。各社队依靠集体经济购置了拖拉机等动力机械,基本上实现了耕、耙、播种、磨面机械化。
农、牧业的发展给工业提供了大量原料。他们充分利用土特产品,自力更生兴办起了农牧机械修造、皮毛加工等小型地方工业,年产值五十万元左右,厂厂有盈余。
文教卫生事业大发展
人民公社使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解放前,全旗只有一所小学,而且多数学生是王公、贵族、牧主、富牧的子女。目前,全旗全日制学校由一九五八年的三所发展到二十八所,实现了上小学不出队,上中学不出社,上高中不出旗。全旗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到百分之九十三以上,青壮年大多数人已扫除文盲,还建立了广播站、新华书店、文化馆、电影馆和乌兰牧骑队等。
医疗卫生事业也有发展。过去这里瘟疫流行,疾病蔓延。解放后,国家从内地派来大批医务人员,调拨各种药品和医疗器械,支援边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了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
人民公社给群众带来了幸福的生活。去年全旗四个公社总收入比一九五九年增长了近两倍。不少牧民购置了收音机、缝纫机、自行车。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