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阅读
  • 0回复

在党的“九大”团结、胜利路线指引下 “济南第二团”党委同驻地县委互相支援团结战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8-05
第4版()
专栏:

在党的“九大”团结、胜利路线指引下
“济南第二团”党委同驻地县委互相支援团结战斗
新华社福州一九七三年八月四日电 在党的“九大”团结、胜利的路线指引下,人民解放军福州部队某部“济南第二团”党委同驻地龙海县委互相支援,团结战斗,不断夺取新胜利。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济南第二团”同驻地龙海县委和广大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他们在胜利完成三支两军任务返回部队以后,仍然同龙海县委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在处理各项工作的时候,团党委十分注意尊重县委领导,有事同他们商量。有一次县委决定在全县各生产队普遍开展一次深入的路线教育。团党委知道后,决定派一个连队到附近社队,配合地方搞好这次教育。他们把这个打算向县委作了汇报。县委建议他们到另外一个较后进的大队去,团党委立即接受了这个意见,并重新做了部署。还有一次,部队准备在营区附近的山丘上扩建一些训练场地。为了更好地执行有关封山育林方面的规定和土地政策,团党委主动带着计划到县委征求意见。县委根据一些生产队的农田发展规划和部队的实际需要,同部队一起对个别场地的位置重新作了调整,并把它纳入县委计划,统一来抓,保证了部队训练任务的完成。
在民兵建设和工农业生产中,这个团党委经常主动配合县委开展工作。有一次县委决定组织工作组深入社队抓基层领导班子建设,一时感到人手不足。团党委主动派出一个由原党委常委、副团长王建业带领的支农小组,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到一个边远的大队去蹲点。他们同大队干部一起,举办路线教育学习班,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带领群众大搞水利建设,把两千三百亩“望天田”改造成旱涝保收田,使这个大队变成了公社的先进单位。在龙海人民兴建西溪水利“一条龙”的工程中,团党委也派出了一支风钻手队伍,同公社民兵一起担任突击任务。他们连续奋战,打通了一条通过五座山峰、长达七百三十米的亭仔岭隧洞。在为电灌站架设高压线时,工程遇到了困难。正在带领部队进行游泳训练的原党委委员、团副参谋长邓炳山闻讯后,立即指挥部队全力支援。经过军民的英勇奋战,终于把九龙江西溪和南溪连成一个能引、能蓄、能提、能排的水利网,迫使九龙江水掉头南流,灌溉下游七个公社十八万亩农田。
龙海县委和广大人民群众,处处关怀和支援子弟兵。他们经常总结检查拥军工作,每年多次到部队征求意见,更好地支援部队完成军政训练、施工和战备任务。有一次,团党委执行一项战备任务,需要部分民兵和群众来协助。县委知道后,立即召开常委会议,确定大力支援,并且派出领导成员深入到沿途社队,积极做好支援部队的准备工作。当部队开到一条大江边时,县委的一位负责同志亲自乘坐汽艇,带领民兵船只,帮助部队顺利渡河,保证部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遵照毛主席关于“全国学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学全国人民”的教导,“济南第二团”党委和龙海县委带领广大军民不断展开互相学习的活动。团党委经常请地方工厂、农村的模范人物到部队介绍经验,还结合训练、执勤,组织指战员到地方的先进单位去参观学习。九龙江畔的榜山公社洋西大队,是龙海县农业生产的先进集体。去年,团党委结合部队游泳训练,组织全团所有连队分期分批到这个大队参观学习。白天,他们在九龙江上的拦河闸下训练游泳,晚上,请大队干部、贫下中农介绍这个大队发扬“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的共产主义风格,积极堵江抗旱的动人事迹。龙海县委也经常请“济南第二团”党委介绍部队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加强连队建设的事迹,带领群众到部队学习人民军队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这个部队虚心向龙海县的水稻高产单位——黎明大队学习,在营区周围的山垄烂泥田里创建农场,夺得了水稻连年亩产双千斤的好收成。县委领导同志带着黎明大队和其他社队的干部和贫下中农又来到农场参观学习,再次创造了粮食亩产超过双千斤的纪录,成为全县水稻大面积高产大队之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