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养猪姑娘巫荣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8-06
第3版()
专栏:

养猪姑娘巫荣珍
一九六九年九月,刚满十七岁的巫荣珍,从福建连城县城中学毕业以后,满怀革命激情来到本县四堡公社团结大队插队落户。一九七○年秋天,被调到公社“五·七”综合农场当饲养员。
在工作中,巫荣珍虚心向老饲养员学习,细心观察和掌握各种猪的习性。经过一段摸索,她学会了一些防治猪病的方法,并针对猪的特点精心喂养。比如,猪的脾气不一样,有的吃食快,有的吃食慢,有的还边吃边打,她就根据猪的不同脾气,分栏饲养;有的猪吃了几口饲料,就用嘴巴把猪槽搞翻,她就采取猪吃完一杓、再打一杓的办法;外地猪种不爱睡垫了草的猪栏,爱躺在地板上,她就每天用水把地板洗刷得干干净净,让猪睡得舒服。
巫荣珍听人说过,母猪下崽时口干,如果不看守好,母猪把胎盘吃回去,会造成缺奶。有的母猪不会保护小猪,在睡时往往把小猪压死。为了使集体不受损失,每当母猪下崽时,巫荣珍总是耐心地守候着。在母猪刚生下小猪的头三天,她把小猪一头头放在垫好稻草的箩筐里,喂奶时抱出来,喂完奶又抱回去。去年三月的一天傍晚,一头母猪要下崽了,她提着马灯,端条小板凳,守候在母猪旁。初春的夜晚,寒气袭人,巫荣珍眼看场里又要增加一窝小猪了,心里热乎乎的。等到下半夜两点,母猪才开始生下第一头小猪,直到第二天早上七点,母猪才生完九头小猪。她在饲养场里整整忙了十二个小时。
一九七一年夏收夏种以后,老饲养员调走了,养猪的重担全落在巫荣珍的身上。她一个人饲养猪,猪少时有三十多头,猪多时七十多头。她每天从清早忙到天黑,从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
前年春节,领导考虑到她一年到头很少休息,给了她假期,让她回家过个春节。巫荣珍人在家里,心在猪场,她一直惦念着猪。大年初一晚上,下了一场大雪。她想,这样寒冷的天气,猪会不会冻着呢?离场前三天才生下的一窝小猪能受得了吗?她越想越焦急,就对父母说:“我得赶快回去!”母亲看着飘舞的雪花,疼爱地说:“这样的天气,你怎么好回去。假期还没到,场里有人代替,就安心玩两天吧。”但是劝也劝不住,第二天吃过早饭,她就赶到车站搭车,谁知一夜大雪,车不通了。这时,巫荣珍的心早飞到了场里。她顶着呼啸的北风,踏着厚厚的积雪,步行四十多华里赶到了养猪场。
巫荣珍担任饲养员两年多来,这个场为集体繁殖了小猪三百七十一头,为国家提供了菜猪四十八头,积肥六千多担。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