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回乡知识青年一面生产一面学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8-09
第4版()
专栏:

回乡知识青年一面生产一面学习
涿鹿县城镇公社东关大队积极培养和教育青年一代,创办业余农中,实行劳动、学习、科研相结合,深受贫下中农和知识青年欢迎
新华社石家庄一九七三年八月八日电 河北省涿鹿县城镇公社东关大队为回乡知识青年办起了一所业余农业中学。知识青年们在农中一面学习,一面生产,正在成长为农村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一代新人。
这所业余农业中学现有学生五十四名,都是经过贫下中农推荐、选拔的本大队回乡知识青年。一九七一年初春建校时,师生们发扬大寨“三战狼窝掌”的革命精神,冒着塞外风寒,在河滩上奋战三个月,筑坝淤田二百三十多亩,建立了一个农场。学生们白天在自己的农场、牲畜繁殖场、养猪场劳动,劳动成果归队,由所在生产队记工;晚上借小学校上课,由大队党支部委员教政治课,七年制学校教师兼教文化课,老农教农业技术课。学生实行队来队去,在业余农中学习三年以后,仍回本生产队,成为科学种田的骨干。业余农中既是一个学校,又是一个生产组织,还是一个科学种田的研究场所,创办以来,深受贫下中农和回乡知识青年的欢迎。
涿鹿县城镇公社东关大队位于桑干河北岸,有五个生产队。这里土地肥沃,经济条件较好。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发展很快,大队办起了七年制学校,每年都有一批学生毕业。这些学生毕业后大都留在本大队参加农业生产。现在全大队的知识青年已经占到总人口的十分之一,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了使这些知识青年更好地安心在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大队党支部多次召开支委会和贫下中农座谈会,组织干部、群众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培养和教育青年一代的一系列指示,决定把回乡知识青年组织起来,办一所业余农业中学,从思想上给予教育,从劳动上给予指导,从文化上帮助提高,使他们所学的知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积极发挥作用。
两年多来,这所业余农业中学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把转变学生的思想放在首位,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阶级教育、路线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他们利用政治课时间,组织学生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让师生参加社、队的政治活动,在群众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通过生产劳动,由贫下中农传思想,带作风;学习邢燕子、侯隽等模范人物的事迹,对照自己,找差距,树立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的思想。筑坝淤田建农场的初期,有的学生怕苦怕累,学校及时组织师生步行三十里到下花园参观煤矿阶级教育展览,还请老干部、老贫农讲述东关大队解放二十多年来的巨大变化,使大家懂得什么是苦,什么是甜,下定决心艰苦奋斗建农场。在教学上,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根据农时季节和生产需要,安排教学内容,学中干,干中学,服务生产,促进教学。一九七一年,党支部根据本队地少人多的情况,决定大力推广间作套种,变一茬为多茬,提高复种指数。业余农中就先在农业技术课上学习几种作物间作套种的好处和间作套种的技术知识,然后在自己的农场里进行种植,请各生产队队长和社员来参观,并通过编写快板、顺口溜等广泛向社员进行宣传,使间作套种在全大队很快推广。结合教学,还开展科学实验活动,研究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探讨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新项目。这样做,就不断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业余农中的培养和教育,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知识青年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迅速提高,立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许多知识青年体会到农村确实是个广阔的天地,有学不完的知识,研究不完的课题。知识青年闪志珍,过去由于受刘少奇散布的“读书做官”论的影响,最初不安心在农村劳动,现在决心在农村扎根一辈子,思想上进步很快,加入了共青团,还被评为社、队的劳动模范,当了妇女队长。知识青年宋文台,是个可教育好的子女,刚回农村时情绪不高,到了业余农中学习以后,思想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去年冬天,他为了不违农时,保证全大队的水稻播种育秧,只身到海南岛去繁育水稻良种。在远离家乡的南方,他起早贪黑,不怕炎热,不怕劳累,虚心向当地贫下中农请教,苦战半年,胜利完成了任务,受到了贫下中农的称赞。
两年多来,这所业余农中的学生当中,已有四名加入了共青团,有十七名被评为社、队的劳动模范。有的学生根据工作需要提前毕业,当了生产队的干部或技术员。许多学生进校以前不熟悉农业生产技术,现在学会了水稻塑料薄膜育秧,高粱、小麦芽接,玉米、高粱杂交组合,杂交组合鉴定,不育系侧交,辐射育种,玉米水稻小麦三系培育等十几个农业技术项目。他们还协助生产队繁育良种三十多万斤,不仅满足了全大队的需要,还支援了外地。
业余农中的师生们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辛勤劳动,发展生产,两年来共打粮十八万四千多斤,繁育大牲畜十八头,提供仔猪三百头,植树两千五百多棵,收入七万八千五百多元。他们积极学习和传播先进技术,也推动了全大队的科学种田,促进了全大队的农业生产。一九七○年,东关大队粮食亩产还只有五百多斤,一九七二年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却夺得了亩产一千一百三十五斤的大丰收,实现了“种塞外地,打江南粮”的豪言壮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