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时代精神与剧种特色——谈地方戏曲的革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8-11
第3版()
专栏:

时代精神与剧种特色
——谈地方戏曲的革命
方耘
当前,在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指引下,地方戏曲的革命正在广泛深入地开展,并且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地方戏曲的革命,不论是移植革命样板戏,还是创作新的戏曲剧目,都必须很好地运用地方戏曲的艺术形式来为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服务,这里有个关键问题,就是必须努力做到时代精神与剧种特色的统一。
革命样板戏是时代精神与剧种特色统一的优秀典范。它遵循毛主席关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成功地利用和改造了京剧、芭蕾舞、交响音乐这些长期被地主资产阶级顽固控制的艺术形式,在舞台上树立了光辉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发挥了强大的战斗作用。革命样板戏为我们进行地方戏曲革命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时代精神与剧种特色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切社会主义文艺作品都要求深刻表现我们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风貌,热情歌颂工农兵的英雄人物;但是,不同的艺术品种在表现时代和人物上又有各自的特点,作为地方戏曲,就有一个剧种特色的问题。我们在搞地方戏曲革命时,必须摆正这二者的关系。首先,在时代精神与剧种特色这一对矛盾中,时代精神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社会主义的戏曲艺术,只有满腔热情地塑造工农兵的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出社会主义时代的时代精神,才能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如果忘记了这个任务,就会背离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因此,时代精神是起统帅作用的,剧种特色必须服从于时代精神。第二,在地方戏曲中,时代精神与剧种特色又是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我们对地方戏曲进行改革,并不是要丢掉这个剧种的特色,而是要赋予它新的生命,促使它发展,使它能够很好地来表现我们新的时代、新的人物。只有努力做到这二者的统一,才能说这个剧种的改革获得了成功。
怎样才能努力做到时代精神与剧种特色的统一呢?实践告诉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继承、改造、创新的关系。毛主席曾深刻指出:“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也并不拒绝利用,但这些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我国的戏曲艺术历史悠久,剧种繁多,形式丰富,特别是那些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深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因此我们并不拒绝利用。然而,我们“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必须看到,旧的戏曲艺术是旧时代的产物,特别是这些艺术形式被反动统治阶级控制和篡改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统治了舞台,这与今天我们所要表现的无产阶级时代和工农兵英雄人物,有着时代的区别、阶级的区别。因此,对旧的戏曲艺术必须进行批判与改造,这样才能促使它转化,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没有这个改造,没有这个转化,就谈不上戏曲的革命。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时而鼓吹全面继承,时而鼓吹全盘否定的罪行,更好地贯彻毛主席的“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
根据革命样板戏的经验和地方戏曲革命的实践,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一、要对地方戏曲的剧种进行历史的、阶级的、具体的分析。“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每一种地方戏曲都有自己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要改革地方戏曲,就必须对我们的改革对象进行研究和分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它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分析和区别它的精华和糟粕,掌握它的艺术规律。这种研究分析要力求系统和细致,并且要把剧种发展的历史与社会阶级斗争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通过这样历史的、阶级的、具体的分析,就能明确这个具体剧种的长处和短处,分清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哪些可以吸收利用,哪些可以改造出新,哪些必须剔除扬弃,这样就能找到解决时代精神与剧种特色统一的症结所在,改革起来也就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了。
二、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要使时代精神与剧种特色统一起来,必须对旧戏曲的艺术形式——主要是戏曲音乐进行改革。我们必须从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的需要出发,在戏曲音乐改革上努力做到“三对头”——思想感情对头、性格气质对头、时代感对头。要达到这个要求,就要改革,要打破旧的行当,旧的流派,旧的格式。我们必须根据各个剧种的艺术规律和特点,努力从此时此地人民生活中吸收新的养料,从其他革命文艺中吸收新的养料,努力使旧的形式脱胎成为新的形式,创造出标社会主义之新,立无产阶级之异的戏曲艺术来。
三、要正确保持和发展剧种的特色和风格。无产阶级的斗争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需要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来加以表现。毛主席指出:“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各种地方戏曲在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方向的前提下,在努力表现无产阶级斗争生活的前提下,应该允许而且提倡保持自己的剧种特色。当然,对剧种特色要作具体分析,有些损害我们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的“特色”,那就不能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而是要舍弃或改造。我们要保持的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特色和风格,这是一个在艺术创作中要不要坚持群众观点的问题。我们要力求做到工农兵易懂,老行家欣赏。在戏曲改革中,既要大胆创新,又不能离开自己剧种的特色,吸收新的东西时也要遵循这个剧种的艺术规律加以溶化。另外,剧种特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保持剧种特色决不是为了怀旧或复旧,而是要使它更好地为工农兵服务,因此我们不仅要保持剧种的原有特色,而且要吸收新的革命的东西,来发展剧种的特色。我们要引导群众向前看,而不是引导他们向后看。只有这样,我们的艺术才能向前发展。京剧革命就是很好的样板,它对旧京剧进行了改革,保持和发展了京剧的风格和特色,并成为一种不同于旧京剧、同时又具有京剧特色的崭新的革命京剧。
地方戏曲的革命是社会主义的艺术革命,同时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要努力做到时代精神与剧种特色的统一,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创作问题,更主要的是文艺工作者的世界观改造的问题。“移植样板戏,首先要移立足点”,“改革唱腔,必须转变思想”,这是从事地方戏曲革命的同志的深刻体会。要搞好戏曲革命,必须进一步学习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文艺路线和方针,结合本剧种改革的实践认真学习革命样板戏的经验;必须进一步深入到工农兵中去,在接受工农兵再教育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还要苦练艺术的基本功,为塑造好无产阶级英雄形象掌握更多的艺术表现本领。我们深信,只要坚决贯彻毛主席的文艺方针,走群众路线,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地方戏曲的革命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地方戏曲艺术的花朵,一定会在社会主义文艺的百花园里开放得更加鲜艳、更加茂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