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在社会主义大学里——记复旦大学的工农兵学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8-12
第1版()
专栏:

在社会主义大学里
——记复旦大学的工农兵学生
在复旦大学里,现在有两千多名学生。他们都是一九六九年以来,先后从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中招收的。他们当中,有经历过旧社会痛苦生活的工人和贫下中农,也有在新社会成长起来的知识青年;有来自天山南北的牧民,也有来自国防前哨的解放军战士……。尽管年龄不同,经历也不一样,但他们都怀着一个共同的心愿:我们是受着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的委托来上大学的,今天的学习,为了明天更好地战斗!
物理系微电子专业学生洪锡祥,原先是上海无线电八厂的工人。他在工厂曾多次进行过技术革新的试验,取得不少成绩,但也碰到了许多技术难题,迫切需要用科学理论加以解决。
为了明天更好地战斗,洪锡祥被选拔上了复旦大学。他不畏艰难,刻苦学习,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
去年四月,系里选择上海无线电八厂的直流参数测试仪作为典型产品,进行改革,结合组织理论教学。和同学们一起,洪锡祥回到了自己的工厂。熟悉的战友,熟悉的厂房和机器……一张张热情的脸,都在欢迎他,鼓励他。他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啊!在改革直流参数测试仪的过程中,洪锡祥围着机器仔细琢磨,和同学们研究、讨论,不懂就向工人老师傅请教。为了研究资料,计算数据,他常常忘了睡眠。经过两个多月的战斗,改革终于成功了,造出的半自动直流参数测试仪,质量完全合格。
象洪锡祥一样,为革命而上大学,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正是今天工农兵大学生的共同特点。他们有着这样明确的目的,就能在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征途中,勇往直前。
外文系英语专业学生艾克曼,是新疆维吾尔族人。由于维吾尔语、汉语、英语三种语言搅在一起,给她学习上带来了不少困难。这个贫农的女儿,心里十分焦急,晚上辗转难眠。她想起那万恶的旧社会,大哥无辜被地主打死;想起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刘少奇推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姐姐被赶出师范学校的大门;想起自己这次上大学,临行前村里贫下中农的谆谆嘱咐。艾克曼越想心情越激动,再也躺不住了,翻身起来,在日记本的扉页上写了十个大字:“天下事难不倒共产党员”。
艾克曼以加倍的努力,追赶着学习进度。她清早就起床,到校园高声练习发音;平时遇到难记的词句,就写在纸上,带在身边,经常复习。她还虚心学习同学们的经验,认真总结自己的体会,努力改进学习方法。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艾克曼克服学习中的一个个难关,终于成了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久前,在一次接待外国妇女代表团的座谈会上,她用英语诉说了自己一家解放前的悲惨遭遇,歌颂了解放后我国少数民族的幸福生活。她的学习成绩,受到了外国友人的赞扬。
今天的工农兵大学生,学习,为了更好地战斗;在战斗中,才能更好地学习。复旦大学哲学系的一位学生,曾在一次座谈会上这样说:我们是战士,不做“院士”。他的话,表达了工农兵大学生对于改革旧教育制度、肃清修正主义路线流毒的坚强决心。
去年七、八月间,发生这样一件事:学校同上海市有关部门商定,由本校政治经济系担任一项农村调查任务,通过调查帮助总结经验,同时结合调查组织教学。任务一宣布,工农兵学生很高兴,觉得这样做最能学到真本领,但是也有人担心:走出校门结合战斗任务组织教学,会削弱理论学习。这种担心有没有道理?事实又怎样呢?这个系的师生到了上海市郊金山县枫围公社,在这个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写出了三十多篇调查报告,胜利完成了任务。同时,师生们结合实际工作组织教学,不但学了政治经济学理论,而且学得具体,学得生动,比在课堂里学,理解深多了,记得牢多了。
政治经济系学生坚决贯彻执行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同离开这条路线的错误倾向作斗争,正是全校工农兵大学生,和革命的教师一起,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的一个缩影。物理系有一个学生,看到有的教师有“只抓业务,不管政治”的倾向时,就主动找教师谈心,宣传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思想的重要意义,鼓励教师抓好思想政治工作;中文系有一个学生,看到有的教师上课有“满堂灌”的现象时,就把同学们的正确意见集中起来,给教师出主意、想点子,帮助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外语系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产生畏难情绪,几个学生就主动地到教师家里,给教师忆苦思甜,帮助教师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增强搞好教育革命的信心。工农兵大学生同革命教师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前进。
工农兵大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上大学,是靠阶级的培养,受阶级的委托,他们时刻想着,怎样保持无产阶级的政治本色。
生物系农业生物学专业学生何纪贵,去年夏天回到自己的家乡浙江绍兴度暑假。刚下车,何纪贵急步走出车站,来到一望无垠的稻田边。他用双手拨开几束秧苗,仔细查看着。他为水稻长势旺发而高兴,也为病虫害已初露而感到担忧。他背着行李,一口气跑了三十里路,来到公社党委,谈了病虫害的情况。党委负责同志告诉他各个生产队正在积极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并鼓励他同贫下中农一起投入战斗。何纪贵回到家里,已经是深夜了。
第二天天刚亮,何纪贵又来到公社植物保护站,和植物保护员一起研究大面积普查的部署,并在植物保护站同志的协助下,进行了用“滴油拖杀”的方法消灭病虫害的试验。这项工作刚完,他听说附近地区有一千多亩甘蔗长势不旺,就冒着酷暑,步行十多里赶到那里,钻进齐腰深的甘蔗丛,检查危害甘蔗生长的虫害,并且和贫下中农一起研究杀虫药剂的配方。这天,他又是深夜才回到家中。
在二十多天的假期里,何纪贵走遍了全公社的大队和生产队,而在自己家里,却只休息了两天。回校的那天,村里贫下中农来送他,一位老贫农拉着他的手说:“纪贵啊,你上了大学,还是同贫下中农一个样。”
这是由衷的赞扬,也是殷切的期望。象何纪贵一样,复旦大学的工农兵大学生并没有因为环境变了,而丢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物理系计算机专业有一个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学习小组。这个小组是住在一个宿舍里的八位女同学在进校的第二天成立的。她们在课余时间,每天坚持一小时个人自学制度,每周进行一次小组讨论。两年多来,她们通读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反杜林论》等马列著作,并联系思想实际,写出了五百多篇学习体会和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的文章。
这八位女同学努力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批修整风冲在前,生活上也注意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共产党员周桂秀的一件衬衣补了十多个补钉还穿着。有人说,大学生的衣服补成这个样子,该换件新的了。她却笑笑说:“毛主席教导我们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红军战士穿着草鞋转战南北,我们就不能穿着带补钉的衣服上大学吗?”这虽然是一件极普通的生活小事,却生动地说明了今天的工农兵大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的意志和决心。学习小组长滕凤仙,母亲给了她十块钱,要她买件两用衫。一天,她在同人谈话中知道苏北有个公社受了灾,就立即把这十块钱寄给了当地的贫下中农。贫下中农写来一封热情洋溢的信,称赞说:“我们收到的不仅是十块钱,而是工农兵大学生的一份心意。只有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大学生!”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