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种塞外地 打江南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8-14
第2版()
专栏:

种塞外地 打江南粮
河北宣化县姚家坊公社在塞北高原夺高产的事迹,充分显示了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优越性。
姚家坊公社地处古长城以北峰峦起伏的熊耳山区。这里海拔一千二百多米,气候高寒,无霜期短,十年九旱,自然条件很不好。全公社三万三千多亩耕地,大部分高低不平,风沙侵袭,农业发展缓慢。人民公社化以来特别是农业学大寨以来,姚家坊公社面貌变化很大。广阔田野上,田成方,渠成网,机井座座,电杆成行;棋盘似的条条绿色防风林带,正在茁壮成长。一九七○年,全公社粮食亩产过“黄河”。去年大旱,亩产量又跨过“长江”。总产量从一九七一年的一千八百多万斤上升到两千五百多万斤。总产量和亩产量都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三十以上,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去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达一千五百多万斤,平均一人交售粮食千斤以上,成为河北省第一个实现“每人贡献千斤粮”的公社。
高寒地区变成塞外江南,是经历过艰苦、曲折斗争的。
一九七○年,姚家坊公社党委成立后,制定出大干二、三年,誓把姚家坊变“江南”的规划。广大干部、群众欢欣鼓舞,但有人却摇头说:“塞外一茬田,自古难高产,要想变江南,除非公鸡能下蛋。”公社党委组织各级领导班子认真学习《矛盾论》、《实践论》,在全公社开展大辩论。通过辩论,统一了思想,一致决心大干。这一年,公社干部和社员们冒风雪,战严寒,搬沙丘,削土岗,植树造林。西河滩是有名的“拉腿田”,二台子大队的社员们冒着零下二十七、八度的严寒,改造这块“拉腿田”。为地主当过多年长工的老支书邢文贵,身患几种病,还起早贪黑,推小车,抡大锤,一身风沙满身土,同社员一起劳动。经过两个冬春的艰苦奋斗,把沙丘起伏的西河滩,变成了一块块整齐平坦、土地肥沃的园田,亩产一跃提高到八百多斤。
这个公社在大规模地建设大寨田的同时,大力开发地下水源。陈家坊大队以共青团员要凤兰为首组成的“铁姑娘打井队”,带头打井。可是,她们刚刚开始打井,有人就吹来了一股冷风,说:“开天辟地都是男人掏井挖泉,女人烧火做饭,没听说妇女能打井。”她们响亮地回答道:“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我们妇女一定要把井打出来。”她们闯过一道又一道难关,经过五十多天的努力,打成了第一眼大口井。接着,又出现了第二眼、第三眼。几年来,姚家坊公社打井一百多眼,新修渠道二十多条,改造“拉腿田”七千余亩,大部分田地都做到旱涝保收。
他们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全面落实农业“八字宪法”,开展间作套种,大搞科学种田。关内冬小麦在这里大面积“落户”了,江南一年两熟的种植制度也在这里推广了。一年两熟这在江南并不稀罕,但在这无霜期仅有一百二十天的塞外高原,却是一次巨大的革命。
早在四年前,雒家坊大队贫下中农,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在三十亩试验田里,收了冬小麦复播黍子。两季作物平均亩产达到一千一百斤,打破了祖辈“一年一季,春种秋收”的种植习惯,为塞外创高产揭开了序幕。北兴渠大队试验收了春麦种黍子,获得了八百多斤的好收成。翟家庄大队在试验收了冬麦复播黍子,也获得了亩产一千二百九十斤的大丰收。
成功的实践,冲破了种种保守思想,激发起广大干部、群众科学种田的积极性。他们打破过去的老规矩,积极改一茬为两茬,改稀植为密植,改单作为间作,千方百计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去年全社复种、间作套种面积,达到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这个公社科学种田的群众运动蓬勃兴起后,社员们随时都在注意研究。过去,这里杏花开放的时节才播种玉米。有一天,公社副书记贾玉芬到队里劳动,偶然发现去年秋掉在地里的一个玉米棒,在杏花开放前的十多天,却发了芽。他想:如果玉米播种能提前十多天,不是可以缩短同其他作物的共生期,解决作物争光、争水、争肥的矛盾吗?于是,他就搞起玉米对比种植试验来。在一块地里种两样,这边早播十二天,那边晚播十二天。从种到收,施肥、浇水,管理都一样,到了秋熟季节,早播的比晚播的一亩多收五十多斤。去年全公社一万多亩玉米,播种比往年几乎都提前一个节令。
如今,姚家坊公社由干部到社员,人人踊跃地参加科学种田活动,积极探索农业增产规律,使早熟与晚熟、高秆与低秆作物相间作,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为塞外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