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西藏军区许多部队在地方党委的一元化领导下 热情帮助各族群众普及教育事业 举办学习班向青年农牧民传授有关的科学技术和业务知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8-14
第4版()
专栏:

西藏军区许多部队在地方党委的一元化领导下
热情帮助各族群众普及教育事业
举办学习班向青年农牧民传授有关的科学技术和业务知识
新华社拉萨电 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许多部队,满腔热情地帮助地方普及教育事业。目前西藏高原上由部队帮助兴办和军民合办的小学共有一百二十八所,其中一所设有初中班,在校学生共有四千三百多人。
解放前的西藏,藏族和门巴、珞巴等族人民受尽三大领主的残酷剥削,根本没有学习文化的权利。解放后,在党的亲切关怀下,百万翻身农奴在文化上也翻了身。如今的西藏不仅创办了许多小学,而且有了高等和中等学校。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广大翻身农奴迫切要求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教育事业。驻西藏人民解放军的许多部队,在地方党委的一元化领导下,热情帮助各族群众普及小学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西藏作出了新贡献。昔日被三大领主逼进深山老林的墨脱县门巴、珞巴族人民,获得新生以后,在文化上还不能摆脱刻木记事、结绳记数的落后状态。驻墨脱县的解放军就在门巴、珞巴族人民聚居的山村创办了八所小学。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发展到十八所小学。现在,门巴、珞巴族人民不仅有了大批中小学生,而且有了自己的大学生。在林芝县,驻军党委专门派出一个连队帮助职工办学。这个连的指战员在荒山坡上建起了一所学校,受到当地藏族干部、群众的赞扬。波密县巴卡村是个交通闭塞的山村,过去村里没有一个识字的人。一九六九年这里成立了人民公社,但是缺乏有文化的干部来处理公社的各种事务。驻守在山下的某部八连指战员知道后,自己动手做课桌、板凳,并买了一些文具,上门去帮助办学。全村群众深受感动,纷纷把适龄子女送来上学,有的青壮年文盲,也在农闲时间来听课。三年多来,八连战士们风雨无阻,轮流去教学,使这个文盲村出现了一批有文化的青少年。
在帮助各族人民普及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过程中,驻藏部队根据不少地方的农牧民居住分散的情况,帮助地方创建了一些流动的“帐篷小学”。常年在冈底斯山脉甲拉山区执行放牧任务的“爱民模范”普布扎西生前所在班的战士,放牧到那里,就把“帐篷小学”办到那里。在战士住的帐篷里,常常传来藏族儿童的琅琅书声。
为了适应驻地群众生产发展的需要,许多部队在帮助群众办学的同时,还经常举办一些短期学习班,向青年农牧民传授有关的科学技术常识和业务知识。西藏军区农场机耕队,从一九七一年开始,为日喀则等地区的一些人民公社开办了拖拉机手训练班,已经训练了六十一名学员。驻林芝、米林、波密、察隅等地区的部队,根据驻地的实际需要,培养了一批马列著作的学习辅导员,种植果树、水稻的农业技术员,电影放映员,还培养了一批电工、缝纫工、兽医人员和教师,有力地促进了边疆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