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椰林深处育种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8-17
第4版()
专栏:

椰林深处育种家
在海南行政区文昌县东北部的椰林深处,有一个十八年坚持农业科学实验的先进集体——文教公社光辉大队农事试验场。这个场共有十二名男女青年,在女共产党员符月花的带领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培育出了一批水稻优良品种。光辉大队推广了他们培育的优良品种以后,全年粮食平均亩产量从二百多斤逐渐提高到九百七十四斤,由历史上的缺粮队变成了余粮队。近几年来,县内和海南岛各地推广了他们培育的优良品种,普遍获得显著增产。因此,这个农事试验场被评为广东省农业科学实验的先进单位。
光辉大队平均每人不到一亩地,土质瘦瘠,酸性较重,过去粮食平均亩产量不到三百斤。农业合作化以后,这里的贫下中农为了改变农业生产的落后面貌,于一九五五年春天推选符月花等五名女青年,组成了一个农业科学试验小组。开初,这个小组只在改革耕作制度上下功夫,忽视种子革命。结果一年两熟变三熟了,但种子没变,总产量虽然增加一些,亩产量却减少了。这时候,有些人便议论说:“几个丫头搞科学实验,还不是瞎胡闹!”党支部和贫下中农却热情支持她们的工作,鼓励她们继续搞试验。一位老贫农对符月花说:“我们队种的水稻都是祖辈遗留下来的老品种。要两熟变三熟,没有晚稻高产和早熟品种不行,你们能不能先在种子上动动脑筋?”老贫农的话给她们很大启发。在党支部的支持下,符月花又串连几个男女青年,正式成立农事试验场。党支部又拨给他们二十多亩地作为科学实验基地。一九五六年,他们就以晚稻种子能不能“倒春”(当年收下的早稻种子作为晚稻种子用)为课题,进行研究试验,培育出“广溪”、“珍溪”两个高产、早熟的晚稻良种。一九五七年,全大队推广了这两个高产品种,实行两熟变三熟。这年,全大队粮食亩产量和总产量都翻了一番。
在科学实验中,试验场的青年们坚持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开头几年,这个试验场从外地引进许多水稻良种,经过反复试验,比较鉴别,他们发现引进繁育的水稻良种,产量虽高,但适应性不强,耕作技术要求又高,抗寒、抗病、抗倒伏、抗酸性能也不如当地品种强。他们想: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去掉缺点,那不是很好吗?他们决心自己动手培育适应本地自然条件的高产杂交水稻良种。一九六四年春天,他们和老贫农一起,对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本队历来种植的水稻品种的特性等进行了具体分析,确定选用具有耐酸、耐旱、抗寒、抗病等性能较强的本地品种“廉州仔”,和穗大、粒多、抗倒伏性能强的引进良种“珍珠矮”进行杂交。
试验场的男女青年为了掌握杂交技术,培育出优良品种,经常废寝忘食,从早到晚不离试验田,辛勤劳动。在有经验的老贫农帮助下,经过反复试验,终于获得了三十粒杂交谷种。这些种子播到田里以后,他们日夜轮流守护在田头,细心观察,发现杂交出来的水稻有的秆茎粗硬,有的细小软弱,有的穗大粒密,有的结粒不多。原因在哪里?他们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的教导,认真地进行分析,认识到:种子的分离现象,最根本的是内部因素在起作用。此外,还受外界气候、土壤、水肥和管理水平等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因此,他们针对杂交后的良种变化情况,一方面积极创造良好的土、水、肥条件,一方面改进选种方法。经过三年的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地培育出产量高、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的“珍廉”和“广廉”两个早稻良种。随后,他们又对许多个不同品系的水稻进行杂交试验,又培育出了“广木”、“珍木”等十七个水稻良种。在海南岛各地大面积推广的十二个水稻良种,都普遍获得较好收成。
经过一段实践,他们又发现,早稻产量比较稳定,晚稻常因台风、洪水袭击倒伏,影响产量的提高。一九七○年以来,他们便从晚稻生长季节多台风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良种试验,选育出了秆茎粗硬,抗风、抗倒伏性能较强的水稻良种。去年,这个大队遭到历史上罕见的十二级台风的袭击,平均亩产量仍然超过了《纲要》。
光辉大队农事试验场的青年们,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他们在科学实验的道路上正在继续阔步前进。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