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组织起来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8-18
第2版()
专栏:

组织起来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河北饶阳县五公大队革委会主任 耿长锁
一九四三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发表了《组织起来》这篇极其重要的讲话,给我们贫下中农指出了一条由贫困变富裕的必由之路。就在那年冬天,我们四户贫苦农民,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在个体经济的汪洋大海中组织了一个“土地合伙组”。一九五八年,又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三十年来,我们沿着毛主席指出的这条光明大道不断前进,由“土地合伙组”到农业生产合作社,到人民公社,使贫穷落后的五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过去,我们这里是“沟连沟,洼连洼,土岗子连着沙疙瘩”的穷地方。现在,沙岗搬掉了,河沟填平了,三千多亩薄沙地变成了良田。粮食亩产也由过去的百十斤,提高到一千一百多斤。全大队现有两台拖拉机,九十多台电动机、柴油机。社员群众百分之六、七十的户盖了新砖房,买了缝纫机,有了自行车;集体还储备粮食五十四万斤。变化最大的还是人们的精神面貌。大家都遵循毛主席的教导,认真读马列的书,读毛主席的书,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大大提高,为革命种田的精神大发扬,干着地里活,想着天下事。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要敢于坚持斗争
三十年的路程,我们是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中走过来的。一九四三年,我们“土地合伙组”一成立,地主、富农就急了眼,说什么:“穷小子们都组织起来喽,谁还扛活、打短工?没穷没富算什么世界?”他们先是造谣言,想挑散我们,以后又砍我们的庄稼,烧我们的场。我们针锋相对,坚决斗争,打退了阶级敌人的进攻。
一九五三年春天,我们刚成立了一个四百多户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旧省委的一个“大干部”就拿着刘少奇“反冒进”的黑指示来到我们五公村,名为“整社”,实则砍社。一进村他就当众宣布:“小组、小社可以办,单干也是合法的,大社不能办。”还强迫党、团员带头退社。我们坚决抵制了这股歪风。社员们气愤地说:“这哪里是整社,简直是砸锅来啦。”他们在村里折腾了二十多天,砍社没砍成,灰溜溜地走了。
一九五八年,刘少奇一伙大刮浮夸风,破坏大跃进。有人下令要我们在粮食产量上放五个“卫星”。我们不理那一套,坚决按毛主席的教导办事,实事求是,产量没那么高,决不瞎说。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阶级敌人妄想煽动一些人分掉集体储备粮,瓦解集体经济,破坏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的落实。我们党总支副书记乔利广同志挺身而出,带领广大贫下中农,和这股歪风邪气进行了坚决斗争。揭露了阶级敌人的阴谋诡计,大家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教育。
三十年来,斗争一场接一场,从没有停止过,今后还要斗下去,想回避是不行的。关键在于我们要站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斗争的形式千变万化,但是焦点只有一个: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我们坚定地按照毛主席为我党制定的社会主义时期的基本路线办事,迎着斗争的风浪,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前进。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大干苦干
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能一等二靠三伸手,要自力更生,大干苦干,艰苦创业。
“土地合伙组”刚成立时,我们穷的要什么没什么。凭着艰苦奋斗的传统,白天,我们抡镐刨地,晚上一块打麻绳。靠着我们的双手,夺得了粮食丰收,度过了灾荒,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了“土地合伙组”。一九五二年春天,天大旱,我们省吃俭用,打了两眼新井,修了两眼旧井,几百亩地全凭两个肩膀挑水点种上了。这一年,我们的谷子一亩地打二百多斤。人们说:“还是组织起来好!”要改变落后面貌,就得有彻底革命的思想,只想修修补补,那是不行的。为了推走满地的大小沙丘,填平纵横交错的大小河沟,大家顶风冒雪,人背筐抬,肩膀肿了,垫块毛巾接着干;筐用坏了,修理修理接着用。就这样,逐渐把薄沙地变成肥沃的良田。
不但要同怕苦怕累的懒汉思想斗,还得和保守思想斗。你不斗,老思想、老法子改不了,生产就不能发展。过去,我们这里不习惯浇地。一九六五年,我们学大寨,想多浇些地。有的人不同意,说:“地一浇,地温低了,苗就不长了。”为了破除保守思想,我先做了试验,给干旱的谷子地里浇了水。三天后,谷苗长得黑油油的。人们看见水浇地的好处,才改变了认识。一九七○年,我们学习何横城,想搞间作套种,又有人不同意,说没有何横城的条件。经过讨论,人们认识到,条件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实行间作套种的结果,粮食亩产量由过去的七百多斤,一下子升到九百多斤。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要树共产主义思想
走社会主义道路,还要有一个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的共产主义思想。三十年来,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就是从解放全人类这个基本思想出发的。一九五二年秋后,我们村一下子成立了十几个小社。这些小社力量小,经验少,都愿和我们那个社合并。我们社里有的人觉得自己社的家底厚,怕跟别人合并“吃亏”。我说:“吃亏不吃亏,得看怎么看。少数人好了不叫好,多数人好了才叫好,不能光想个人和少数人。”人们想通了这个大道理,全村很快实现了合作化,我们在社会主义大道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只有为了大家共同富裕,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要是光为少数人打算盘,就会走到邪路上去。建国初期,有一个叫李恒信的家伙,打着为机关搞生产的旗号,来五公村收购花生仁。他装出一副关心集体的样子,要我们把好的花生仁卖给私商,次的卖给国家,这样准能赚大钱。我说:“我们是农业社,违犯政策的事,就是赚个金马驹子蹦三蹦,俺也不干。”后来查明,这家伙原来是个大奸商。有好多事都说明,资本主义势力常常利用我们只顾眼前利益这个毛病,来引诱我们搞不正当的副业,离开社会主义这条光明大道,走上资本主义邪路。
三十年来,我们心中总有个大目标,经常装着“七亿”“三十亿”两个大数。正如贫下中农说的:别看五公村在地图上有个米粒大,可和世界革命联系得紧着呢!依靠这个思想,我们就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正确处理积累与分配的关系。二十年来,我们给国家贡献粮食三百六十八万多斤,从没有向国家要过一粒粮食。去年,上级分配给我们征购任务是三十万斤,我们交了八十万。我们觉着,越是考虑共产主义这个大目标,就越是干劲大,贡献多,社会主义道路就走的越坚决。
沿着组织起来的道路继续前进
近几年来,我常想:毛主席让咱们组织起来,咱就成立“土地合伙组”,直到人民公社,粮食亩产量也由百十斤增加到一千多斤,就是再增加到两千斤、三千斤,这算不算在组织起来的道路上走到头了?这个“头”的标准是什么?我想,要是光五公一个村,就是一亩地打上一万斤粮食,也不能说在组织起来的道路上走到头了。因为毛主席说的是大家共同富裕,现在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要继续前进,就得下功夫帮助、带动兄弟队,和他们携起手来共同前进。
我把这个想法跟大伙一说,多数人觉着对头,可有的人就不同意,说:“咱是个大队,人家也是个大队,怎么轮着咱帮助、带动别人?”人们说:“怎么轮不着?都是一个人民公社,我们不能光看到自己一个村,要看到大家。”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只有大家共同前进,才能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也才能进一步落实毛主席关于“人民公社好”的伟大号召。从此,各生产队都自动与别的村挂钩,努力帮助、带动周围村共同前进。不管本公社、外公社,谁在经济上有了困难,我们都尽量支援。更主要的还是和兄弟队一起,提高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耿口大队和我们是邻村,人多地多土质好。可是,他们的生产老是上不去,粮食产量老是二百多斤,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他们在方向、路线上有问题。我们就多次到耿口去,利用我们的经验教训,帮助他们端正方向,摆正路线。去年粮食产量达到了五百多斤,过了“黄河”。
在组织起来的大道上,我们离实现共产主义的大目标还相距很远呢,还得继续革命,不断前进,一直到全社、全县、全国、全世界大多数人民都富裕才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