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阅读
  • 0回复

又红又专 全面发展 上海川沙县江镇公社赤脚医生在不断成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8-21
第3版()
专栏:

又红又专 全面发展
上海川沙县江镇公社赤脚医生在不断成长
一九六八年九月,《红旗》杂志发表了《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的调查报告,肯定了赤脚医生这一新生事物。四年多来,调查报告中报道的上海川沙县江镇公社的赤脚医生队伍,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各级党组织的关怀和贫下中农的培育下,健康地发展,茁壮地成长起来。贫下中农看到他们的进步,打心眼里高兴,说他们没有辜负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期望。
江镇公社共有二十一个大队,原有赤脚医生二十七名,现在发展到六十九名。经过三大革命运动的锻炼,其中有十四名赤脚医生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三十名参加了共青团,十名被选进市、县、社、大队的领导班子。
江镇公社的赤脚医生,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卫生路线,积极开展农村卫生工作,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他们做的工作很多,主要有五大项:一、宣传卫生知识;二、开展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三、查病、治病;四、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五、种植和采集中草药,自办土药房,加工、炮制中草药。社员们说,我们的赤脚医生管的事又多、又细、又好。
遵照毛主席关于“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教导,全公社赤脚医生积极开展消灭血吸虫病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同干部、社员们一起掀起了“送瘟神”群众运动的热潮。钉螺面积已从原有的三十六万五千多平方米,下降到四千多平方米。病人从二万零八十三人,下降到三百零三人。全公社建立了一百九十六个无害化粪池,八百零六口水井。现在队队有无害化粪池,平均每七户有一口井,社员群众普遍吃用井水。由于积极开展防病治病工作,不少传染病发病率显著下降,一九七二年,全公社“乙脑”仅发生一例,疟疾病比一九七一年下降了百分之七十九。
江镇公社的赤脚医生坚持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坚持“三不脱离”,实行半农半医。他们都参加了大队中心学习组或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夜校,认真读马列的著作,读毛主席的著作。他们积极参加公社和大队的革命大批判;请贫下中农作忆苦思甜报告。为了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各大队建立了“三三轮换制”,即大队三个赤脚医生,一人参加劳动,一人在卫生室值班,一人搞巡回防治;按时交替轮换。每年劳动时间,一般能保持同等劳动力的三分之一左右,有的达到一百四十天。他们对贫下中农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早起、晚睡、随叫随到,想方设法为社员防病治病。早、中、晚时间送医送药上门,小药箱背到田头、场头。夏天给地里劳动的社员送防暑清凉水,冬天给社员煮预防疾病的热汤。
江镇公社的赤脚医生,刻苦地学习防病治病技术,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他们既重视实践,又重视理论;既向有经验的医生学,又向贫下中农学;既注意离职培训,也注意在职学习,逐渐丰富自己防病治病的经验。为了培养赤脚医生,江镇公社党组织分批派他们去公社卫生院和县医院学习,还实行了卫生院医生和赤脚医生定期对调的办法。不少赤脚医生努力克服自己文化低的弱点,发扬“钉子”精神,钻研业务书籍。难记的内容把它抄在纸上,贴在墙上,每天吃饭后和睡觉前都看一看,睡在床上还仔细想一想。许多赤脚医生在巡回医疗的路上,或在地里劳动时,经常留心观看各种各样的野草,向贫下中农请教,弄清那些能防病治病。现在,许多赤脚医生已经能够比较熟悉一般常见病的预防知识,能够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农村常见病。有些赤脚医生能独立诊治疑难病和抢救危重病人。还有的赤脚医生能够拿起手术刀,与公社卫生院医务人员一起,做阑尾、疝气、痔疮、肛瘘、体表肿瘤等大小手术。不少女赤脚医生都能接生,做人工流产和绝育手术。
江镇公社的赤脚医生们说,他们迅速成长是毛泽东思想哺育的结果,是党组织和贫下中农教育、培养的结果。事实的确是这样,公社党委每年要集中一段时间举办赤脚医生学习班,总结经验,表扬先进,同时也指出赤脚医生的缺点错误,帮助他们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各大队党支部经常了解赤脚医生的思想状况,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支持他们大胆工作,并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贫下中农更是和他们朝夕相处,时刻教育着他们。这样,使得优秀的赤脚医生更加先进,一时产生过思想动摇的赤脚医生,也能及时纠正错误观念,热爱自己的工作。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