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交流经验 增进友谊——记中国化工代表团在伊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8-22
第5版()
专栏:伊朗通讯

交流经验 增进友谊
——记中国化工代表团在伊朗
伊朗的设拉子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有玫瑰花城市之称。每到春天,玫瑰花盛开,色彩缤纷,清风送香,使这座秀丽的山城显得分外娇艳。
今年五月十四日到十七日,正当玫瑰花烂漫的时候,在这座古城举行了伊朗第一届化学工程大会。参加大会的除伊朗的代表外,还邀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十八个国家二百五十多名化工方面的专家和学者。正如伊朗国王巴列维给大会的贺词所说的:这次大会也是一次化学工程的国际性大会。
伊朗和其他国家的代表在大会的分组会上先后宣读了五十多篇化工学术报告,涉及当前化工领域内一系列新课题。
中国化工代表团到达设拉子以后,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在打听中国代表团有没有报告。他们很想知道中国文化大革命以后化工学术研究的水平。
大会组织委员会宣布,中国化工代表团定于五月十六日上午宣读学术报告。按大会规定,中国的学术报告安排在第二组宣读。同一时间,美国克里特教授的学术报告安排在第一组宣读。但克里特教授自动推迟了他宣读的时间,同参加第一组的其他学者们一起都到第二组的会议厅听中国的学术报告。
中国的学术报告由代表团成员郭慕孙教授宣读。题目是“化工冶金中的散式流态化”。“流态化”是化工、石油、冶金等工业中用特定的方式进行化学等处理的一种技术,用途很广。“流态化”又分为“散式”和“聚式”两大类。散式流态化技术是当前世界上许多化工专家和学者正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中国代表团的报告引起与会代表们的很大兴趣。许多代表认为中国代表团的这篇报告理论上有条理性,实践上有针对性。
伊朗巴列维大学工学院院长阿依董教授由于腿部有病,行动不便,一直没有参加分组会议,当中国代表宣读报告时,他拄着拐杖来了。在听完报告后,他热情地向中国代表团团长陈自新表示祝贺说:“你们的报告非常好。”
代表们要求得到中国的书面报告。许多国家的代表也向中国代表团表示,他们今后将把他们的学术报告和研究资料寄给中国学者。
伊朗德黑兰大学化工系的年青教授法希米也在会上作了关于流态化问题的学术报告,受到中国代表和其他代表的热情欢迎。他回到德黑兰以后,把他所写的“流态化床中浸没水平管周围的力学问题”的学术论文,订成精装本,亲自来到中国代表团所住的旅馆,送给了郭慕孙教授。第二天,他又来会见郭教授,他们共进晚餐,畅谈双方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心得。郭教授对法希米教授的学术论文很感兴趣,在他的论文中找到了一些新方法。
中国化工代表团除了参加大会外,还应邀参观了伊朗南部地区和首都德黑兰的石油提炼厂、石油化工厂、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的研究中心、阿巴丹的电子计算中心和六所学校。他们看到伊朗化学工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看到学生们自己设计和制造的实习机械,看到年青的伊朗专家在研究化工方面新课题,例如:研究从石油和天然气中提炼蛋白质,研究用生物方法在石油中脱硫,研究防止工业中的污染等问题。
中国代表团在设拉子参观一家化肥厂时,陪同参观的工艺工程师阿卜杜拉希说,伊朗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他说,伊朗准备在西北的阿塞拜疆地区,通过伊朗人自己的设计,来修建一座年产三十万吨的化肥厂。
使中国代表团感到印象最深的是伊朗许多学术界人士的独立自主的见解。中国代表们来到了德黑兰帕尔斯学院时,莫斯塔夏利教授向中国客人说:“我们要学习别国的东西,但不能照搬照抄,要学习和应用别人的东西为本国的工业发展所用。”这位热情、健谈的教授在谈话中对中国朋友说:“你们最伟大的地方就是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建设自己的国家。只要有这样一个基本条件,其他一切就会先进起来。”
莫斯塔夏利教授还介绍,这所学院正在研究改进印染伊朗主要的手工艺品之一地毯所需的合成染料和寻找伊朗正在发展的用甜菜制糖过程中被废弃的糖浆的用途。他深有体会地说:“在科学道路上要有成就,应该有自己的动力,要寻找自己的出路,就要有自己的特点。”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