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刺棵笼”里的“称心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8-24
第3版()
专栏:

贫下中农赞扬代购代销店
“刺棵笼”里的“称心店”
安徽泾县太元公社曹家大队贫下中农 潘廷延 曹海林
我们曹家大队有二百七十五户人家,都居住在山坳里。解放前,这里杂草丛生,交通闭塞,群众叫这个地方是“刺棵笼”。解放以后,农业生产大发展,群众生活日益改善。可是,买卖东西还要跑二十多里路到县城去,很不方便。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商业部门批判了刘少奇一伙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依靠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根据广大群众的愿望,同我们一起因陋就简地办起了一个代购代销店。经营的商品,都是按照我们贫下中农需要安排的。这样,可方便了,不光是打油、称盐、买火柴、针线等日常需要的东西,再不要摆渡过河了,就是锹、镢、犁、锄一般小农具,也可就近在店里买到。这个店还收购各种农副土特产品。板栗、柴炭、笋箬、鸡蛋、水果等等,凡是我们需要出售的,他们都收购,促进了副业生产。还有些破旧废品,过去是丢掉的,现在他们也收购。以往,我们大队社员进城每年要花费很多劳动日。现在社员没有什么重要事情都很少进城了,节省了很多劳力,可以更集中力量搞好农业生产。
由于代销员是贫下中农推荐的,实行亦商亦农,他们想的、急的都是我们心里想的事。去年早稻发生病虫害,急需杀螟治虫。代销员沈宗传看到这种情况,立即跑到各个生产队去统计需要量,很快就到供销社去代购回来。我们及时扑灭了虫害,对早稻增产起了很大作用。过去,我们山上的小野竹、小杂木,有些当柴禾烧了,很多都糟蹋在山里。代购代销店打听到开矿需要笆片,就帮助我们利用这些小竹小材扎成笆片,满足了工业上的需要,并且发展了副业生产,增加了集体收入。在生产大忙季节,代销员不仅早开门、晚关门,还把食盐、火柴、香烟送到村庄田头。百岭坑生产队是个茶区,山高坑深。过去一到采茶季节,社员经常吃不到菜。现在供销店把辣椒酱、干咸菜挑着送到茶山上。家家户户称赞不已,都说这真是我们贫下中农的“称心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