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不断挖潜力 粮蔗双高产——仙游县在平均每人六分地上正确处理粮、蔗关系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8-25
第2版()
专栏:

不断挖潜力 粮蔗双高产
——仙游县在平均每人六分地上正确处理粮、蔗关系的经验
仙游县是福建省甘蔗主要产区之一。近年来,这个县在平均每人不到六分地的情况下,连年获得粮、蔗双高产。一九七二年,甘蔗平均亩产九千五百多斤,产糖五万三千多吨,比丰收的一九七一年增长百分之三十八。粮食平均亩产九百六十三斤,超过了本县历史最高水平。从一九七○年起的三年中,全县共向国家交售商品糖二亿四千八百多万斤,平均每一农户给国家提供商品糖二千三百八十斤。全县粮食自给率也显著提高。
“挤来挤去”不是办法
仙游县在发展粮蔗生产过程中,围绕“挤”和“挖”(挖潜力)的问题,走过一段曲折的路。
仙游县气候温和,适宜甘蔗生长,甘蔗和其他经济作物面积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由于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有些地方出现“自由种植”、“单一经营”的倾向,把发展甘蔗生产和发展粮食生产对立起来,以为仙游人多地少,要发展粮食生产就顾不了甘蔗,要发展甘蔗就得挤掉粮食。长期来,这一年挤粮种蔗,那一年挤蔗种粮。直到一九六九年,全县的粮、蔗低产局面始终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一九七○年,全县对如何摆脱粮、蔗生产中这种不正常的状况,从县委到基层,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多数人主张改变过去那种挤来挤去的做法,采取积极的态度,因地制宜地发展粮、蔗生产。另一部分人仍然认为,地就那么多,又要多打粮,提高粮食自给水平;又要多产蔗,多产糖,办不到,只好挤来挤去。为了统一思想认识,县委举办了路线教育学习班,组织县社干部总结仙游粮、蔗发展的历史经验,并且到本县学大寨的先进单位龙华公社参观学习。龙华公社每人只有六分地。过去安排粮蔗生产,也是挤来挤去。自从一九六四年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以来,公社党委狠抓路线教育,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待人多地少的问题,发动群众大干苦干,努力挖掘人力、地力、物力,比较顺利地解决了粮、蔗矛盾,到一九七○年粮食亩产上了千斤,甘蔗亩产上了万斤,粮食实现了自给有余,每年交售给国家的甘蔗都在一亿斤以上。
学习和参观,使县社干部深刻地认识到:挤来挤去绝不是办法。“挤”还是“挖”,这一字之差,反映了是用形而上学观点来指导生产,还是按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来办事的问题。这是两种思想、两条路线斗争的反映。许多人深有体会地说:不执行国家计划,忽而挤粮,忽而挤蔗,违背了毛主席的“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只有正确处理粮蔗之间的关系,积极发展粮蔗生产,才能粮、蔗都丰产。这样,全县重新制定了粮、蔗发展规划,很快就出现了挖潜力、创高产的生动局面。
努力改变生产条件
为了解决粮蔗双增产的关键问题,仙游县委领导成员带领调查组,沿着全县最大的河流木兰溪,从下游步行到上游,对水利情况进行实地考察。他们看到尽管本县气候温和,雨量较多,对粮、蔗生产都较有利,但是由于过去放松了水利建设,虽然木兰溪每年流量达十亿五千万方,而真正利用起来的不到五千万方。全县旱涝保收田面积不到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因此,全县有六万五千多亩土地常年受干旱威胁,还有六万一千多亩土地因为缺水无法种甘蔗和水稻,只好种地瓜。所以,缺水易旱是影响当前粮、蔗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努力改变这种生产条件,集中主要力量在农田水利建设上下功夫。
情况明,决心大。县委立即带领群众打响了以蓄水、引水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建设的战斗。三年来,全县兴修大、小水利工程六百五十处,扩大有效灌溉面积七万五千多亩,使旱涝保收田增加到十八万亩。
有了水利条件,他们就大规模开展了开荒造田、平整土地的群众运动,扩大耕地面积。靠山的向山进军,沿河的围溪造田,平原的搬土墩、填废坑、整理边角土地。三年来,全县扩大耕地面积二万六千多亩,平整土地三万八千多亩,改造了低产田三万二千多亩。这样,就缓和了粮蔗争地的矛盾,为粮、蔗双增产打下了基础。
抓科学种田使地尽其力
水利条件改善后,提高复种指数就成为一个突出问题。这个县过去除了水稻和地瓜一年两熟之外,其他作物基本上一年一熟,复种指数较低。复种指数能不能突破,土地利用率能不能再提高?龙华公社平原大队党支部带领群众,根据各种农作物栽种季节不同,生长期长短不一的特点,实行合理套种间作,做到了一年四熟、五熟,一亩地顶几亩用,复种指数达到了百分之三百一十二。
平原大队合理套种、间作的经验,很快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目前,全县复种指数由过去的百分之一百九十一提高到了百分之二百四十七,既使地力得到进一步发挥,又保证了粮食和甘蔗种植面积按国家计划完成。
随着套种间作的大量推广,如何合理用地和养地又成了能否持续增产的关键。有些大队过去专门用好地种粮食,粮食上去了,甘蔗产量提不高。有的则相反,专门用好地种甘蔗,甘蔗产量很高,粮食产量低。县委决定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稻、蔗轮作制。但是,有人信心不足。因为早几年不少社、队试过水稻和甘蔗的轮流栽作制,效果有好有坏,又没有总结经验,一直推广不开。县委领导成员深入到蔗区一些轮作较好的社、队,虚心向老农和有经验的人请教,一起动手试验,找到了合理的轮作年限,可以使粮、蔗都能达到增产的效果。目前,蔗区公社百分之八十的土地都推广了粮蔗合理轮作的办法,使水稻和甘蔗产量提高了一至三成。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