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鼓足革命干劲,为支援农业多做贡献——唐山市柴油机厂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8-26
第3版()
专栏:

鼓足革命干劲,为支援农业多做贡献
——唐山市柴油机厂的调查
唐山市柴油机厂的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认真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大鼓革命干劲,苦干加巧干,使柴油机生产连年大幅度增产,为支援农业作出了贡献。一九七○年生产柴油机三千七百台,一九七一年迅速上升到七千台,一九七二年在人员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又创造了年产一万四千五百台的纪录,每人平均生产柴油机十五点六台。同时,成本下降百分之十六点三,原材料消耗降低百分之十三点二,质量逐步提高。今年上半年又超额完成了计划。
认真进行路线教育
不断提高支农的自觉性
遵照毛主席关于“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的教导,唐山市柴油机厂的党组织经常带领群众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指示,使大家认清全国农业生产的大好形势,不断提高支农的自觉性。
去年,我国北方地区农村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需要大量为机井配套的柴油机。在这种形势下,这个厂作出了一九七二年的生产指标比一九七一年增加一倍的计划。这时,有的同志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本厂生产柴油机的时间不长,新工人多,要把产量提高一倍是不可能的。针对这种思想,工厂党组织一方面组织职工认真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同时,由领导干部带领一些职工到农村调查访问。他们亲眼看到农村一些地方由于机井暂时不能配套,男女社员就往返十多公里,肩挑手提,运水抗旱,很受感动,深深体会到,为了增产更多的粮食,支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农村广大社员多么希望多增产一台柴油机,多让一眼机井配上套啊!
通过学习和调查访问,教育了干部,使他们提高了支援农业的自觉性,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群众的革命干劲。很多工人坚决表示:“当前农业大上,我们要大干,要学习大庆工人精神,困难面前不低头,一台不少地完成任务,支援农业第一线。”金工车间机体组的工人,首战告捷,仅用八天的时间,就加工出柴油机体一千三百多个,相当于一九七○年五个月的产量。党组织抓住这个事例,因势利导,及时表扬。各级干部从这个事例中更清楚地看到了群众中蕴藏着的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进一步坚定了完成计划的信心。他们放手发动群众,使全厂很快掀起了增产节约运动新热潮。经过职工们的努力,一九七二年,这个厂终于提前和超额完成了比一九七一年增产一倍的国家计划,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
大力进行技术改造
提高支援农业的生产能力
唐山市柴油机厂原先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技术力量薄弱,手工操作比重大。党组织从实践中体会到,要满足农业生产对柴油机的迫切需要,光靠拚体力苦干是不行的,只有发动群众苦干加巧干,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才能充分挖掘企业潜力,多快好省地发展柴油机生产,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多做贡献。
在进行技术改造中,这个厂首先改手工操作为机械操作,提高工效,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铸工车间把全车间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铸件改成机械造型,其中有二十种铸件的日产量比手工操作提高两倍多。组装车间装配气缸、轴瓦和油封三道工序,由手工操作改为用压力机后,提高工效四倍,合格率由百分之八十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九。其次是合理调整工艺流程,大量节约辅助时间。生产凸轮轴的设备,原来分布在三个车间,工序不衔接,往返运输,浪费许多人力和工时。后来根据统一规划,把有关设备集中到一个车间,按工序排列进行加工,效率提高一倍。三是改造旧设备,自制高效专用设备,搞流水生产线。铸造机体班由于改旧造型机为一箱多模,造了吊车、松沙机,并且联机成线,使产量猛增二十七倍。两年多来,全厂共改造旧设备和自制专用设备一百零四台,初步形成机体、曲轴、连杆、凸轮轴、飞轮、边盖和组装七条流水线,柴油机的平均日产量比一九七○年提高近四倍,废品率下降了百分之二十。群众高兴地说:“苦干加巧干,专机联成线,生产面貌大改变”。
在企业技术改造过程中,这个厂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实行专业与群众相结合,搞小改小革和简易设备,以生产班组为主,发动群众大家动手搞;重大的革新项目,在工厂的统一领导下,以维修车间为主,生产车间协助搞。广大群众搞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全厂人人出主意,个个想办法,一心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出力。老工人陈胜为了解决边盖加工问题,带领两名青年工人,自己动手修旧利废,用“蚂蚁啃骨头”的方法,搞成了一台加工边盖的垂直镗床,满足了生产需要。一个十九岁的青年工人利用业余时间试制成功一台斜孔钻,工效提高十倍,节省了人力,保证了产品质量。
这个厂在技术改造中,还实行了先易后难,土洋结合,逐步完善,步步提高的原则。他们不但发动群众,因陋就简,土法上马,搞成功了大批专用设备和流水作业线,也造了一百六十吨摩擦压力机、七十五瓩电炉和液压珩磨机等较洋的设备,解决了生产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柴油机生产的发展。
采取多种多样形式
全心全意为农业服务
唐山市柴油机厂的职工从实践中体会到,作为一个为农业服务的柴油机厂,不能认为生产出柴油机就算完成了支农任务,应当发扬全心全意为农业服务的精神,不仅管造,而且管修、管配。他们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
一是既在厂内修,又到厂外修,让机器正常运转。为了满足农业需要,厂里成立了支农服务组,并在抚宁和乐亭两个县建立了支农点。对农村送来的柴油机,不论是本厂产品或外厂产品,都随到随修,不误农时。特别是在抗旱斗争中,做到了来一台,修一台,不积压,不过夜。几年来,共修理各种不同型号的柴油机一千五百多台。广大工人还不辞劳苦,经常走乡串社,征求意见,服务上门。仅今年以来,他们就先后组织了一百三十余人次,深入农村,为本地区农村社队修理柴油机和农机具八百多台,受到贫下中农的好评。
二是积极为社队培训农机管理和维修队伍。一九七一年以来,他们采取把贫下中农请进厂办技术训练班和深入农村传技术、传经验等办法,为农村培训农机管理维修人员八百多名。经过培训,这些人员一般都掌握了修理柴油机的技术。
三是主动生产配件,满足维修需要。这个厂原来没有担负配件生产任务。但是,他们认为“秤砣虽小打千斤,配件虽小作用大”,因而在抓好主机生产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抓好配件生产。他们除了认真做到随机配带易损件外,还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尽最大的努力多生产一些配件,供应农村。对远地社队需要的配件,他们则采取邮寄的办法给予满足。从去年到今年五月,他们共邮寄出零配件八百七十多件,使农村社队能就地修配,节省了人力、物力和开支。第一机械工业部唐山市机械局联合调查(附图片)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县农机修造厂,积极为支援农业服务。这是他们制造的气流清选脱粒机即将运往农村。
本报通讯员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