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掘进新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8-27
第2版()
专栏:

掘进新歌
湖南新晃矿广大职工,今年三月份在一二七平巷创造了独头平巷月进一次成巷七百零七点三米的新纪录,在我国快速掘进史上谱下了新的一曲。
这条巷全长七百五十米,掘进断面六平方米,岩石硬度八到十二级,断层多,破碎带长。另外,凿岩爆破条件差,掘进出碴设备缺。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创造独头平巷月进新纪录呢?工人们在总路线精神的鼓舞下,决心鼓干劲,挖潜力,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在一二七平巷的掘进战斗中,矿里的领导同群众一起,日夜奋战在矿山第一线。为了试验出碴设备,革委会副主任彭天圣的脚被岩石砸伤,送进了医院。但进医院不久,他又瞒着医生赶回了工地。
一次,风机发生故障,掌子面上浓烟滚滚,毒气熏人。在这样的危急情况下,一分队队长、共产党员姚茂才不顾个人安危冲了上去,把风机修理好了。同志们把他从昏迷中抬了出来,劝他好好休息几天,他不听劝阻,又投入了战斗。
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斗志。
一天,三分队的青年人,遇到了大断层。在困难面前,他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采取稠状排碴、小风吹眼的办法,终于闯过了断层。他们的进尺由开始的二点三米迅速上升到六点三米、八点一米。
为了加快掘进速度,必须提高出碴速度。技术员文道光同工人们一起发扬大庆工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革命精神,决心制造一台皮带出碴设备。为了解决皮带跑边的问题,他连续工作了三十多个小时。他的胃病发作了,医生要他休息,领导劝他住院。但他认为这是试制新设备成败的关键时刻,坚决不离开战斗岗位。经过三十多次试验,一台七米和一台十六米的皮带转载出碴机终于投产了。
为了解决枕木钉轨速度跟不上掘进速度的问题,共产党员、老工人唐凤林连续几个夜晚,用几根稻草当枕木,在桌子上反复研究快速钉轨问题。在一次技术工作会议上,他提出了用扁铁代枕木实行预制铺轨的建议。这建议在工程上采用以后,提高了工效八倍多,使铺轨的速度赶上了掘进的速度。
为了创造掘进新纪录,他们提出了“一分钟也要多作贡献”的战斗口号。在这一口号的鼓舞下,风钻工抓紧开钻准备,碴一出完,不到一分钟就打响了五台风钻;运输工加快了出碴速度,不到一分钟就装好了一车废石;电钳工和管道工同心协力,平行作业,一分钟也不影响工程进度。为了支援快速掘进,修配厂有时二十几个小时连续劳动,汽车队及时给工地运来了支护木材。三月二十五日,突然,电机车出了故障,掘进被迫停止。消息传到矿里的修配厂,他们不等工地求援,立即派了两名老师傅赶到井下,同工地上的工人一起抢修,很快就排除了故障,掘进又在加速前进。
三月二十六日,装岩机的触头和线圈坏了,没有备件,怎么办?四方定工区闻讯,马上把自己正在使用的装岩机线圈和触头拆下来及时送到工地上,出碴迅速恢复了正常。于是,从二十六日起,日进尺迅速上升,平均保持在二十四点八米以上,最高达到二十六点九米。
经过三十一个日日夜夜的战斗,工人们闯过了十几条断层和将近二十米的破碎带,三月三十一日,终于创造了独头平巷月进一次成巷七百零七点三米的新纪录。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