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蓑衣田”里闹革命——广东佛冈县洛洞大队改变山区面貌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8-29
第3版()
专栏:

“蓑衣田”里闹革命
——广东佛冈县洛洞大队改变山区面貌的事迹
粤北山区的佛冈县洛洞大队,是广东省的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一进入洛洞,迎面展现的是一派繁荣景象:层层梯田,满山林木,隆隆机器声,家家电灯亮……。谁能想到不久以前这里还是一个每人只有六分瘦田、年年要国家供应粮食的穷山沟呢!
洛洞大队近年的粮食生产大幅度上升。一九七二年粮食亩产量达到一千三百三十九斤,为解放初期亩产的四倍多,为一九六四年的两倍多。他们从一九六六年起做到了粮食自给,卖给国家的余粮逐年增多,近年增加到二十一万斤。
在斗争中明确大办农业的方向
洛洞大队有一千零四十亩田地,大部分是“望天田”,零零碎碎分成九千七百多块,散布在二百多条山坑里。因为象蓑衣那样零碎,被称为“蓑衣田”。多年来,贫下中农很想迅速改变贫困面貌,却有人认为洛洞是天生成的穷地方,变不了,说什么:“洛洞能够不缺粮,乌鸦也会变凤凰。”
一九六四年,在毛主席发出的“农业学大寨”号召的鼓舞下,大队党支部决心带领群众大干苦干,争取彻底改变山区落后面貌。广大贫下中农热烈响应。可是,有少数社员对增产粮食信心不足,觉得要吃饱肚子,还要靠自己上山砍树,挣钱买粮。阶级敌人也趁机煽风点火:“斧头一响,有钱有粮”、“三天副业换担粮”,鼓动资本主义倾向。
党支部认识到:这是一场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是洛洞向什么方向发展的重大问题。党支部召开了贫下中农大会,发动大家开展辩论。
在辩论中,群众算了一笔账:如果不搞好生产,靠砍树卖钱买粮,那么,多则十年八年,少则三年五年,山头就会砍光,以后穷山沟就会更穷。有些贫下中农说:“毛主席和共产党领导我们翻了身,当农民还要靠国家供应粮食,这怎么行呢?我们这里有山有田,应该向田要粮,决不能到国家粮仓担粮!”
在方田生产队的辩论中,干部和群众更是激动。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必须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一九六二年,这个生产队受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影响,一些社员放弃农业生产,乱砍山林,挣钱买粮。不到三年,把集体山林砍光,造成水土流失,农田缺水,连年歉收,社员生活更加困难。他们深有体会地说:“丢了田头,拿起斧头,砍光山头,砸烂锅头,这条路千万不能再走!”
灯越拨越明,理越辩越清。经过这场大辩论,洛洞的广大干部和群众得出了一个明确的结论:要改变落后面貌,就要象大寨那样,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坚决把放弃农业、乱砍山林那条资本主义道路堵死。大家振奋革命精神,开展了对资本主义倾向的批判,掀起了治山治水、大办粮食的热潮。
经过几年的大干、苦干,洛洞大队先后兴修了一百五十多宗小型水利,逐步绿化了二万五千亩“黄草山”。一九六六年,粮食亩产超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了十八万斤余粮。一九六八年,粮食亩产又超过了千斤。
在这个穷山沟,这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兴高采烈地说:“洛洞飞出了金凤凰!”
在新形势下抓好路线教育
前进的道路不会是平坦的。随着生产的发展,新的矛盾又出现了。亩产超过千斤以后,党支部发现,一些人的干劲比以前差了,一些生产队的农田基本建设进度比以前慢了。这是为什么呢?他们进行了调查,听到一些人说:现在粮食已经不缺了,对国家也有了贡献,为什么还要拚命搞水利?把这些劳力用来多搞副业,多搞经济收入,不是更好吗?他们还发现,个别生产队已有放松粮食生产的倾向。
党支部严肃地分析了这个问题。他们认为:随着生产的发展,社员的经济收入要适当提高;副业要发展,但不能因此放松粮食生产这个“纲”。这不光是怎样安排劳动力的问题,而是在新形势下两种思想、两条路线斗争的反映。
党支部在全大队开展了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发动干部和社员讨论:粮食过了《纲要》还要不要抓粮食这个“纲”?粮食上去了还要不要坚持正确的方向?他们反复向群众介绍了大寨和其它先进大队为革命种田的事迹,启发大家回想:过去,洛洞粮食不足,靠其它地方支援;现在,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商品粮,洛洞怎能只管自己够吃就不再抓粮了!
这场教育,使广大干部和群众跳出了一家一队的“小天地”,树立了为革命多作贡献的思想。但有人又说:“山高有个头,楼高有个顶,以后大干也只能小增产了。”为了用事实打破这种“生产到顶”的思想,党支部特地选择了一些较差的田,搞丰产试验。经过努力,这些田的产量一般都比其它田高出二三百斤。这个事实,使广大干部和群众提高了挖掘潜力、发展生产的信心。
几年来,就是这样在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中,在不断的斗争实践中,洛洞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路线斗争觉悟不断提高,迸发出更大的革命干劲,千方百计地挖掘增产潜力。他们按照农业“八字宪法”,增加肥料,改良土质,改造了三百多亩冷底田、湖洋田;又修建了两个新水库,使旱涝保收面积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艰苦的努力产生了可喜的成果。洛洞大队粮食亩产量在一九六八年一千零一十二斤的基础上又年年增长。一九七二年虽然遇到多种自然灾害,亩产仍然达到一千三百三十九斤。
有人说:“百上加担易,千上加斤难。”但是,洛洞贫下中农用自己的实践,生动地证明了:方向对,干劲足,千上加担也不难!
处理好粮食和多种经营的关系
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怎样处理好粮食和多种经营的关系,在洛洞也经历过曲折的斗争。
起初,党支部一心把粮食搞上去,对于怎样发展多种经营,考虑得很少。后来,他们从下格生产队的变化中得到启发。这个生产队原来生产比较落后。一九六五年以来,他们在大抓粮食生产时,积极想办法扩大集体养猪场,并帮助社员发展养猪,较快地实现了“一人一猪”。还办了竹器加工厂,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由于肥多,资金多,粮食亩产很快超过了千斤。
党支部认真总结了这一经验,对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的辩证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他们一面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坚持抓好粮食这个“纲”;一面划清政策界限,根据山区特点,努力发展多种经营,开展集体副业和正当的社员家庭副业。
养蜂是洛洞的一项传统副业,集体和社员都养得不少。过去,少数社员养蜂过多,安排不当,妨碍了集体生产。一九六九年,有些干部受刘少奇一类骗子谬论的影响,以为“蜂养得多,钱收得多,资本主义思想就多”。他们要把这项家庭副业砍掉,对集体养蜂也不敢加强管理,结果影响了集体经济和社员生活。党支部纠正了这种错误做法,把集体养蜂和适当的社员家庭养蜂重新发展起来。
现在,“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洛洞大队已经开花结果。他们办起了猪场、鸡场、蜂场、林果场等十多种场、厂,对山林进行综合利用,还办起了七座水电站。每年交售给国家的生猪有五百多头,还有大批柴炭、竹、木、松脂等,并向国家输出多余电力五十多万度。全大队集体积累达到四十万元,添置了四十三台农业机械。
 本报通讯员(附图片)
洛洞大队三联生产队社员在喜晒丰收粮。 本报通讯员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