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在白求恩的故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9-18
第5版()
专栏:访加通讯

  在白求恩的故乡
六月,我们随中国新闻代表团踏上加拿大辽阔的土地,进行友好访问。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到过农村,访问过工厂,参观了白求恩大夫的故居。加拿大朋友见到我们的时候,常常提起白求恩的名字,我们不止一次地听到他们用这样的语言来赞颂中加人民之间的友谊:“诺尔曼·白求恩大夫,是中国每个人都熟悉的名字,受到中国人民普遍的尊敬。加拿大人民也同样尊敬他,为他感到自豪。他的名字是加中人民友谊的象征。”在访问的日子里,所到之处,我们深深感觉到这种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蒙特利尔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宽阔的圣劳伦斯河绕过市区,流入大海。水路交通的方便,使蒙特利尔早在一百五十年前就成为重要的贸易中心。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白求恩大夫曾经工作过几个年头,人们至今缅怀白求恩大夫在维多利亚皇家医院从事医疗工作的情形:不因循守旧,敢于革新和试验,改革了一件又一件外科手术器械。他对工作的这种负责精神,在当时的医学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在我们游览蒙特利尔的圣海伦斯岛的时候,陪同的加拿大朋友告诉我们:去年,在这个岛上举行了一次中国绘画和工艺展览会。展览馆里,白求恩大夫身穿八路军军装神采奕奕的中国国画和白求恩大夫在战火纷飞的抗日前线为八路军伤员治疗的绒绣,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加拿大观众。他们是从加拿大各地来的,看到这些展品,心情非常激动。他们赞扬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为加中人民早就存在着的友情感到高兴。现在我们在这个景色美丽的小岛上漫步巡礼,又看到中国馆前五星红旗飘扬,另一次中国文化展览即将举行,加拿大群众不断前来询问开放的日期,这些情景交织在一起,是一幅多么亲切、动人的图景!
一天夜晚,蒙特利尔各界朋友同我们举行了一次友好的聚会,他们向我们表达了一种共同的愿望,要尽他们的力量来促进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白求恩纪念委员会的一位成员,见到我们好象见到久别的朋友,热情地欢迎我们到蒙特利尔来作客。她说,她在维多利亚皇家医院工作,很荣幸在一九六○年接待了第一批从人民中国来的客人——中国艺术团。近几年来,维多利亚皇家医院又多次接待了中国客人。她告诉我们,一年多以前,为了纪念白求恩大夫,为了增进加中人民的友谊,加拿大医学界的知名人士和白求恩的生前友好共同组织了白求恩纪念委员会,他们举办报告会、电影会和照片展览,介绍白求恩的生平和他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活动,使加拿大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了解白求恩大夫的崇高精神。现在他们的工作正在产生影响,他们收到许多人民的来信,索取白求恩的照片。蒙特利尔大学的一位教授对我们说,现在中国语言已经成为大家很感兴趣的语言,许多人要求学习它。他们有个计划要扩增中国语言的课程,使更多的加拿大人能够学习,为两国人民之间的交往尽自己的力量。
参观格拉文赫尔斯市——白求恩大夫诞生的地方,是我们的殷切期望。这个不大的市镇有平静的湖泊,苍郁的树林,风景如画。现在,这个小镇和白求恩的名字紧紧连结在一起。两年前,市区旁边的一条广阔的公路,命名为“白求恩大道”,人们到这里来,经过这条大道,就想起了白求恩大夫。
我们怀着崇敬心情参观了白求恩诞生的故居。这是一幢两层楼的房子,四周树木茂密,房前有一块宽敞的草地。白求恩大夫的故居现在还是一幢私人的住宅,房主不在家,我们未能进屋瞻仰。然而,我们看到草地上新近建起了白求恩纪念碑。三百多位加拿大各界人士还曾经为纪念碑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今天,每当人们驶车经过的时候,远远就看到这块凝结着中加人民友谊的纪念碑。纪念碑上记载的白求恩大夫的事迹也将更加广泛地为人们传诵。
这里,我们要追述我们在格拉文赫尔斯遇到过的事情。当我们从多伦多市乘车到达的时候,正好下着滂沱大雨,格拉文赫尔斯市长邀请我们在一个小餐馆休息进餐。在这里,我们认识了一位当地的记者。他曾经见到过许多来这里参观的中国人。他说:“十年前我们很少知道白求恩的事迹,中国朋友使我们了解了白求恩。”他一路陪着我们参观,向我们解说一件件中加人民友好交往的实物:中国乒乓球队送的白求恩绣像,中国大使馆赠的白求恩在前线的木雕,……
我们还遇见一位青年,大学未毕业就踏进了社会。他同我们谈起了青年人的情况。他说:近几年来,青年中间常常谈论白求恩,他们听到中国人向白求恩学习的消息,渴望了解白求恩。他还说,过去他不了解白求恩,觉得白求恩是个“不寻常”的人,放下国内有声望的地位,而跑到外国去工作,现在才逐渐了解了他,他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专心一意地从事自己选定的事业。这位青年家住在本市,我们第二次见到他时,是在参观白求恩故居的地方。他登上了我们的大轿车,把一本有关白求恩大夫的故事的书送给我们。他说,这本书是他的朋友去年圣诞节送给他的,他已读过了,送给我们作个纪念。他在书的扉页上写上了一句话:“一个敬仰白求恩大夫的人送给另一个敬仰白求恩大夫的人”。我们接过这本书,是一本普通的平装书,然而它代表了一个加拿大青年的真挚心意。
我们记得在一次欢送我们的午餐会上,一位加拿大朋友说过这样的话:“在加拿大并不是任何人都能象白求恩大夫那样,但是我相信,加拿大人民一定会把白求恩作为榜样,向他学习。”白求恩大夫一直给予中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和教育,他同样在鼓舞着加拿大人民。我们相信,中加人民的传统友谊也将会不断向前发展。
本报记者 萧航 张启昕(附图片)
中国新闻代表团成员在白求恩大夫故乡格拉文赫尔斯市的市政厅参观。
新华社记者 张雅心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