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边城春色——记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的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9-26
第2版()
专栏:

  边城春色
——记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的变化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绿春县城,原名六村,解放前是一个被称为“瘴疠之区”的荒梁子。解放后,哈尼族人民翻了身。一九五八年建立了绿春县。绿春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改天换地、重新安排边疆山河的艰巨斗争。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绿春更加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过去,这里交通闭塞,坡陡路狭,运输全靠人背马驮。今天,盘山公路上汽车来往不绝,满载着大米、虫胶、茶叶、木耳、兽皮和各种珍贵药材的汽车一辆辆地驶向内地,又从内地把哈尼人民需要的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品不断地运到边疆。“一只母鸡换一根针,一头水牛换一张犁”的时代早已过去,人民商业网遍布全县。仅民族贸易公司就经常销售三千多种商品,其中哈尼族人民喜欢的特需商品就有五十多种。每逢集日,各个商店里琳琅满目的货柜前,挤满了穿着民族服装的各族群众。
过去,这里“百里无厂,十里无匠”,一块砖、一把锄都得向外地购买。今天,这里建立起了农机、制茶、虫胶、木材、造纸、印刷、食品等工厂;缝纫、小农具修造、砖瓦窑、石灰窑等同人民生产、生活紧密相联的地方工业遍及全县。去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二百四十多万元。伴随着工业的发展,哈尼族的工人阶级队伍也逐步成长起来。
绿春县绝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肥沃,是种植茶树的好地方。绿春种茶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在解放前,这里的自然资源得不到利用,茶树无人管理,几乎濒于绝种的境地。解放后,茶叶生产受到重视,一九五七年当地群众开始有计划地垦荒育苗,培植茶园。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县委和县革命委员会根据绿春的实际情况,把发展茶叶生产作为开展多种经营的骨干项目来抓。目前,全县百分之五十六的大队有了茶场和茶叶初制所。今年一至七月茶叶的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八十三。茶叶的质量不断提高,绿春茶厂出品的一级“滇绿”,畅销内地。
解放前,绿春尽管漫坡是肥田沃土,粮食仍然不能自给。哈尼人民祖祖辈辈过着“刀耕火种一大坡,收来不满一箩箩,山茅野菜度日子,火塘蓑衣当被窝”的苦日子。仅阿鲁坡头这个五十六户人家的村子,就有十三户被地主、土司逼得卖儿卖女,家破人亡;七户背乡离井,逃荒到外地。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绿春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以来,全县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蓬勃开展,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做到了自给有余,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在阿鲁坡头村子里,拖拉机开了进来,自来水上了山,社员家里有了电灯,有了广播喇叭,百分之八十的农户有了存款。
解放前夕,这里的哈尼族人民还靠刻木记事、结绳计年;现在,这里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经过文化大革命,这里的文化教育事业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全县小学已由文化大革命前的八十所增加到五百零三所,还办了两所中学和十六个附设初中班,中小学生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增加了三点五倍,学龄儿童入学率由百分之二十八增加到百分之八十六。当年的“瘴疠之区”,现在建立了三所医院,七个卫生所,每个哈尼村寨都有了自己的赤脚医生和卫生员,形成了一个卫生医疗网。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