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十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9-26
第4版()
专栏:

  十年
郭敏
党的十大号召全党“做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工作”,这是对全国千千万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极大鼓舞。
最近在天山南麓的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农场,遇到许多上海支边的知识青年。他们的第一批,是在一九六三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从繁华的黄浦江畔,不远万里奔赴西北边疆,到今天,已经整整十年。十年来,他们投身农村这广阔天地,锤炼了红心,增长了才干。有的成为压盐排碱战天斗地的能手,有的成为锁风固沙的英雄,有的搞科学良种实验当了农业技术员,有的充当预报瀚海风云的气象尖兵,有的成了办电能手或农业机械修理工,有的成了培养灵芝草、银耳等贵重药材的赤脚医生,有的还担任了班长、连队指导员和党委委员……。他们虚心接受老红军和贫下中农的教育,继承南泥湾的革命传统,把自己的文化科学知识献给边疆建设事业,在三大革命运动的第一线作出了贡献。这些知识青年的事迹是数不尽,说不完的。如果详加报道,很可以出版一部题为《十年》的群英谱,它会雄辩地证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道路完全走对了。这是一条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是一条洒满了阳光的革命大道。这些生气勃勃的青年人,用自己的革命实践,粉碎了林彪一类骗子污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变相劳改”的无耻谰言。
在辽阔的塔里木盆地,我们到处可以听到一些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和姑娘们用上海乡音说:“我们要做‘永久牌’,决不当‘飞鸽牌’!”
“做‘永久牌’,不当‘飞鸽牌’!”这话表达了上海知识青年在边疆长期扎根的革命信念。“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建设边疆,首先就需要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为这理想而献身的信念。有了这种信念,就会看到有干不完的事情,就会把革命的需要看作无上光荣,就会干一行爱一行,干啥学会啥,精通啥。农村本来就是大学,只要虚心拜群众为师,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去学,不论干啥,都能干出成绩来。
“做‘永久牌’,不当‘飞鸽牌’!”这句话道出了广大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为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而向一切阻力和错误思想进行坚决斗争的反潮流精神。年轻人志在边疆,不留恋较安逸的生活环境,并且能够挣脱社会上一些旧思想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同旧传统、旧观念进行彻底的决裂,也同自己头脑中形形色色的非无产阶级思想作斗争。他们把最美好的青春时代,贡献给建设祖国边疆壮丽的事业。“千锤打锣,一锤定音”。在时间的考验前,他们之中的大多数,都得了满分。他们认识到:思想改造是长期的、艰苦的,常常受到各种干扰,常常遇到两种力量在争夺,这就是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阶级斗争。只有时时自觉,处处自觉,事事自觉,坚持不懈,才能在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中,根本转变世界观,成长为一个自觉的共产主义战士。“十年树木”,这些在黄浦江畔大城市中长大的年轻人,在边疆度过了整整十个严寒酷暑,不是已经象戈壁滩上的红柳那样,深深扎根了吗?
“无产阶级的革命接班人总是要在大风大浪中成长的。”“永久牌”的新农民之所以可敬可爱,做“永久牌”的思想境界之所以可贵,就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生活、前途和理想,同壮丽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按照毛主席的伟大教导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再走十年、二十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