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喜看都安人民改天换地——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各族人民学大寨六年巨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10-05
第2版()
专栏:

喜看都安人民改天换地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各族人民学大寨六年巨变
进入桂西大石山区都安瑶族自治县,仿佛到了炮火连天的战场,开山劈岭的炮声一阵接着一阵,凿隧洞,筑大坝,修山塘的工地一处连着一处。……
县里的同志告诉我们,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激发了都安人民重新安排河山的极大热情。全县各族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以大寨为榜样,经过连续六年的艰苦奋斗,昔日的都安,已经发生了巨变:全县已建成四万多处水利工程,疏通和开凿了上万处消水洞和一百一十条石山隧洞,沉睡千年的地下河水被人们开发利用,世世代代被隔绝的山?为新凿的明渠和暗道沟通。使二十二万亩农田做到了天旱地不旱,十二万亩?场洼地基本解除了涝灾的威胁。在乱石窝上,他们还发扬“百方石头一分地,千篓泥土一担粮”的精神,修造梯地十六万亩。全县粮食产量五年翻了一番,六年跨过了《纲要》。去年在五十年未遇的严重干旱情况下,粮食总产量仍比一九六六年增长一点六倍,平均亩产也由六年前的三百多斤上升到八百一十四斤。多种经营逐步发展,达到了一人一猪和两人一羊。五年来给国家提供商品粮一亿二千多万斤,猪、羊二十一万多头,成为少数民族大石山区农业学大寨的一面红旗。
百方石头一分地,千篓泥土一担粮
都安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居住着瑶、壮、汉、苗、仫佬、毛难、回等七个民族,七十万人口。境内石山林立,山峦重叠,七十多万亩耕地,分布在两万多个锅底形状的山?里,素有千山万?之称。生产条件十分艰难,是广西最困难的山区之一。山坡地土薄石头多,最怕旱,?底里没有出水口,最怕涝。“三日天晴火烧山,一场大雨水满?”,“种一坡,收一箩”,这是旧都安的写照。
都安的各族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这种现状,把生产迅速搞上去。但是,长期以来,在怎样看待都安这样艰难的生产条件上却存在着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旧县委有的人由于受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只看到困难的不利条件,看不到在党的领导下,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他们甚至认为:都安的自然条件难以改变,出路在于搬迁。这种无所作为、懒汉懦夫的世界观,严重地压抑着人们的斗志,束缚着生产的发展。
在文化大革命风暴中诞生的县革委会,从路线上总结了过去领导山区建设的经验教训,他们从城厢公社红渡大队发动群众学大寨,五年巨变的事实,深刻地认识到,大石山区的条件再差也是可以改变的,关键在于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坚持学大寨的正确方向。于是,县革委会决心清除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带领全县七十万各族人民,改变大石山区的落后面貌。
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城厢公社甘湾大队的老贫农蓝昌贵一马当先,这个在旧社会为瑶王、地主当长工,受尽苦难的老人,早就向往着改变家乡的面貌,他把家里的石匠工具收拾出来,决心用它打出个甘湾的社会主义新天地来。甘湾坳是个鸟都不做窝的乱石坡,大石头有房子高,小块的也有卧牛大。但这些都阻挡不住群众前进的脚步。他们在大队党支部领导下炸平石丘,用大块的砌地岸,把小块的填坑,决心要在这乱石丛中造出地来。从开工那一天起,蓝昌贵的开山锤总是不离身。一次他碰伤了脚,坚持坐着抡锤;下雨天,他照样出工,冒雨打炮眼;他老伴去世了,头天处理完丧事,第二天就上了工地。
在石山上造地,缺土是最大的困难,都安一向流传着“一寸土,一寸金,寸金易找,寸土难寻”的说法。大队党支部书记韦体宏带领一伙社员四处找土,不管是悬崖深谷,只要有土,他们就千方百计刨出来。有的地方用尖锄刨,有的地方锄头进不去,人们就用手指从石头缝里一点一点往外抠。手指磨出了血,换一只手仍然坚持抠。附近的土抠完了,又到一里以外的山上去挖。他们先后在这里炸掉上千方石头,背来近万篓泥土。三十天过去了,石山上第一次出现了平展展的九分新地。这就是“百方石头一分地,千篓泥土一担粮”的“九分地”的来源。
九分地的启示
甘湾“九分地”的实践给人们以新的启示:只要依靠群众,大干苦干,条件再差是可以改变的,困难再大是能够征服的。县委和县革委会给予“九分地”很高评价。他们说:万亩良田九分起,一年一个小变化,三、五年就是一个大变化。因此要求全县干部、群众发扬这种积小胜为大胜的精神,进行长期建设。于是“九分地”的星星之火很快在全县形成了燎原之势。
凤凰山上的三只羊公社花周生产队沸腾起来了。饱受旧社会辛酸,平均年龄六十一岁的袁祖秋等四位瑶族老贫农,自告奋勇包下凤凰山上一片荒坡造地。这是一个“山高石大芒刺窝,水少土缺不长禾”的荒石坡,从山脚到山顶有三百八十多米高。不用说开山劈岭造地,就是到这里爬上两道大坡也要气喘吁吁。人们见他们年迈,劝他们不要干这种拚力气的活。共产党员袁祖秋说:在旧社会,大石山区这么大,却没有穷人一寸活命土,千山万?这样多,没有穷人一块葬身之地。如今,毛主席给咱们指出了“农业学大寨”的道路,为了改变瑶山的面貌,人人都应该多出些力气,多流点汗水。四位老人肩扛铁锤腰挂柴刀上了山,割芒刺,凿石头,砌石岸,成年累月,挖山不止。他们苦干了三个春秋,炸开了六千多方石头,垒起了六十三道石岸,营造出二十多亩耕地,使这个荒山坡变成了层层梯地,连续三年获得了丰收。
在都安千山万?中,有许许多多沟壑和深洞,人们为了在这里造就一分耕地,往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劳动。保安公社造业大队有一片石林,中间有大小二十四个山坑。妇女队长韦月凤带领二十多名壮族女社员,在其他社员的帮助下,发扬“九分地”的精神,苦战了五个月,炸平了石林,填平了山坑,从四周山上背来泥土,造了八亩五分平坦的耕地,被大家赞为“山里的人造小平原”。有的社员激动地说:只有爬得了大坡,才能上得了高山。
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过程中,县上的领导干部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第一线和群众一道战斗中度过的。近几年来,县上的主要领导成员,除在机关主持日常工作以外,没有一个人在家过过春节。县委书记田长喜,一九七○年春节就是在城厢公社巴潭大队同干部社员一起顶风冒雨,查看了洪水的来龙去脉,并同社员一起筑坝、挖渠,炸石、挑土,从龙王嘴里夺得了七百多亩耕地。由于干部带头苦干,极大地鼓舞了群众战天斗地的热情。
六年来,全县推广了甘湾和其他先进社队农田基本建设的经验,开发荒石坡,利用山峡沟洞,征服涝滩洼地,积小胜为大胜,扩大了五万四千多亩耕地,不仅在解决缺土少地方面迈进了新的一步,而且把十万九千多亩石坡石窝地修成了大寨式梯地。现在这些梯地亩产大部分跨过了《纲要》,有的超过了千斤。
洞底擒“龙”
都安是个石灰岩地区,地下有着纵横交错的阴河暗流,地面上露出一个个“天窗”,当地群众叫它“?水洞”。洞水在几十米深的地下滚滚流去,天旱时,人们眼巴巴地望着洞水,却无法利用它。常年奔流不息的红水河和刁江,又在石山大谷间蜿蜒伸展,岸高壁陡,水势湍急,不听人们使唤。沿岸群众望着江水兴叹:“滔滔刁江水,自古不灌半分田!”
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各级党组织带领瑶山人民,开发地下河,拦河筑坝,让千年古河万年阴流为建设新瑶山服务。
为了揭开地下河的秘密,开发利用地下水,地苏公社十五岁的中学生、瑶族姑娘蓝彩球,一天三次下至四十米深的?水洞里量水位,取水样,一连四百八十天从不间断。一次,蓝彩球为完成在大年三十夜里十二点取水样的任务。她半夜没有合眼,时间一到,翻身就起,她妈妈心疼地说:“半夜三更,天又下雨,少去一次不行吗?”她说:“开发地下河,是为了我们瑶山不受旱。遇到这点困难就打退堂鼓,长大了党交给更艰巨的任务怎么完成啊?”蓝彩球妈被说服了,叫她爹打着火把陪她一道去,父女俩沿着光滑的洞壁,一步一步下到洞底,按时取回水样。
大化公社凤翔大队有个“赶马潭”,洞深莫测,阴森可怖,从来没人下去过。为了摸清洞里的情况,大队党支部书记韦树仁说:“不入龙潭那能擒龙!”他冒着生命危险,带头下洞探查。他在社员们用绳索垂吊下,下到十五丈深的洞底,顺着死水潭向西南方爬行了二百多米,终于发现了一条奔腾不羁的地下河,弄清了流向。
一九六九年秋,全县第一座开发地下河工程在地苏公社南江大队动工了。南江大队是个老旱区。这里远无河,近无江,只有一个?水洞。大雨天,洞里的水往上冒;天旱时,洞里的水一落十几丈。从洞里提水,首先遇到的一个难题是抽水机该怎么个安法?
有人提出把抽水机安装在洞口。有人反对,说枯水期水位下降,吸不到水。有人建议把抽水机安装在洞下边。又有人不同意,说水位上涨就会淹坏机器。贫农社员唐毓建琢磨了好久,提出:“搞一条小木船,把机器安装在船上,水涨船高,水降船落,涨水落水,照样吸水。”大家一听,都称赞有道理。可是有人提出:地下河涨水,水势凶猛,木船怎能经受得起?南江的老老少少都卷入了这个难题的议论。
智慧来自群众。一个可行的办法终于拿出来了。上烈生产队队长覃世香介绍了他在外地时,曾看到过飘在江河上的抽水机水泥船,这种船能顶得住大河里的洪峰,想来也能经得住地下河水的冲撞。
就这样,一个造水泥船的方案,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定案了。
按设计,水泥船体重二十六吨。这么重的水泥船,在没有起重机的条件下,无法运进洞内。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巧妙的炸掉了洞中的一座石丘,作为造船台,在洞中造船。为了赶在洪水之前,把水泥船造好,一百多名社员日日夜夜突击石料,赶运水泥,从二十六里外担来河沙,经过一百五十多天的紧张战斗,第一艘安装在水洞中的抽水机水泥船成功了。人们并修筑起三十六里长的干渠和支渠,把地下河水提上地面,送上高坡,灌溉了二千多亩干旱田地。从此,又旱又荒的南江,变成了都安的水乡。
征服地下河的胜利,把群众性的水利建设推向新的高潮。目前,全县开发利用地下河水共达一百八十七处,灌溉田地两万八千多亩。红水河、澄江、刁江上修筑起三十多条水坝,安装了水轮泵、电动抽水机、柴油抽水机八百五十台,使沿江两岸四万八千多亩旱地结束了靠天的历史。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