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揭开新的一页——记河西走廊的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10-05
第2版()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四周年

揭开新的一页
——记河西走廊的变化
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和合黎山、龙首山之间,有一条狭长地带,这就是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河西走廊揭开了新的一页。
登上海拔三千米的乌鞘岭,人们就可以看到,南面雪岭横空,冰峰峻峭;北面戈壁大漠上,牛羊成群,驼马肥壮;肥沃的走廊地带,五十一条内陆河纵横交错,形成了一块块林木繁茂、水草丰美的绿洲。绿洲外摆着大片尚未开发的宜农荒地。
河西走廊是我国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区,年降雨量一般在一百毫米以下;但是,这里却有比较丰富的地面水源。祁连山的冰川面积达一千三百多平方公里,冰层厚四十至一百米,储水三百亿立方。春天过后,这座天然的“大水库”,千峰消融,万壑争流,给走廊两侧带来了水利灌溉的方便。
在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的推动下,河西的水利建设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原来,祁连山上化下的雪水,多流入沙漠,流入戈壁,不能充分利用。河西人民坚决执行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狠批刘少奇、林彪一类骗子的修正主义路线,觉悟大大提高。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近六年中,修建了一万六千多里长的渠道和四十九座大中型水库。我们在沿途看到,许多水库都是用红胶泥铺底,干渠和支渠都用大块水泥砖、鹅卵石衬砌得整整齐齐。目前,全区水库已经达到了一百三十一座,蓄水能力比文化大革命前增加了一亿二千多万方,水浇地从过去的二百多万亩,扩大到七百万亩。
在戈壁和沙漠中修水渠、建水库,困难很多。地面流沙滚滚,地下卵石密布,每筑一座水库,每建一条水渠,清基除沙的工作量要比工程本身大五倍、十倍。由于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焕发了人们的革命精神,坚定了人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许多工程尽管十分艰巨,但进度却在一天比一天地加快。蓄水三千万方的金塔县解放村水库,原计划三年建成,群众充分发动起来以后,战烈日,斗严寒,日以继夜地战斗,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完成了。河西走廊古老灌区之一的张掖县新敦公社的干部群众,改造了两条唐渠,一条元渠,水的利用率一下子提高了百分之六十五。
河西走廊有些地区海拔太高,离河太远,很难利用地面水。文化大革命中,人们开始大规模打井,取地下水,揭开了河西水利建设史的新篇章。去年,河西打机井一千七百眼,扩大灌溉面积两万多亩,改善保灌面积八万二千亩。今年,截止六月中旬,又打机井一千七百八十四眼,半年中的打井数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和。
横卧在河西走廊北面的两个流沙的海洋——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解放前每年以十米左右的幅度向外扩展着,使大片良田变成了沙荒地。现在,历史上悲惨的一页早已经过去。我们来到走廊北沿,看到在一座座波浪起伏的沙梁上,长满了红柳和骆驼刺;在盐碱荒滩上,层层叠叠的沙枣树已经长得碗口粗了;远处,一道道防风林带,伸向天际,滚滚流沙只好在它面前就地止步。每年春天,造林的季节一到,沙漠边缘的广大干部和群众,就赶上骆驼,拉上树苗、行李、炊具,在荒郊野外安营扎寨,封沙育草,植树造林。红柳园公社团结大队,是民勤县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方之一。一九六九年,二十名女青年组织了铁姑娘队,奔赴沙漠腹地。四年多来,她们削平了两千多座沙丘,在荒漠上植树三万多棵,把四百多亩荒滩改造成良田,收获粮食十五万多斤。
河西地区气候高寒,历来只能种一季春麦。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酒泉县屯生公社连续三年试种冬麦成功。一九七○年,地处高寒地区的玉门,又创造了冬麦亩产九百一十斤的纪录。从此以后,冬麦的播种面积就在河西走廊一年年扩大开来。在冬麦收获后,又复种一季晚秋,仅仅三四年时间,河西走廊粮食作物的复种面积就达到了三十多万亩。
群众性的农业科学实验,象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几千年农作物低产的枷锁,在河西出现了一大批高产稳产的先进单位。玉门市清泉公社白杨河大队第四生产队,实行科学种田,在戈壁滩上种植的三十二亩春小麦,一季亩产量达到了一千零二十五斤。高台县六坝公社五二大队第四生产队,实行间作套种和带状种植,全队平均亩产达到了一千零一十六斤。这些高产典型用事实揭示了河西农业发展的潜力,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在敦煌的莫高窟中,人们可以看到“二牛抬杠”等极其落后的农作图,这正好为人们提供了生动的对比。目前河西走廊许多生产队已经拥有动力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一支用机械化耕种的生产大军正在发展壮大起来。
在批林整风运动的推动下,河西走廊的农业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去年,粮食单产和总产都比前一年增加百分之十以上,比文化大革命前单产增加了五成多。河西走廊蕴藏着的巨大生产潜力,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将会进一步发掘出来。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