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美术园地气象新——《全国连环画、中国画展览》和《户县农民画展》巡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10-15
第4版()
专栏:

美术园地气象新
——《全国连环画、中国画展览》和《户县农民画展》巡礼
在欢庆十大胜利闭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四周年的大喜日子里,《全国连环画、中国画展览》和《户县农民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了。这里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他们兴兴而来,满意而归,都为美术园地所呈现出的绚丽多彩的崭新气象欢欣鼓舞,热情颂扬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新胜利。
丰收
走进中国美术馆西边的三个大厅,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连环画创作丰收的喜人景象。这里展出的九十七套连环画,是从文化大革命以来各地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挑选出来的,无论就思想内容还是就艺术形式来说,都反映了连环画创作的新水平。许多引人入胜的作品,使观众留连忘返。
早在四十年前,鲁迅就曾经大声疾呼:“连环图画是极紧要的”,艺术工作者要“一样看重并且努力于连环图画”。但是,鲁迅的希望那时并没有实现。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的推动下,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批判了修正主义文艺黑线,才促使连环画创作出现了今天这样的丰收局面。
在这次展览会上,使人感到特别兴奋的是,从事连环画创作的队伍空前扩大了。不仅有专业的美术工作者,而且有工人、农民、解放军、教师、诗人和作家。有着丰富的三大革命运动实践经验的工农兵投入连环画创作,这给连环画园地带来了新的生气。
连环画创作队伍新人辈出,作品也丰富多采。这次展出的作品,除了大量的单线白描和黑白画,还有水粉、水彩、素描、水墨、木刻、剪纸等多种形式。
新作者、新队伍画的是新主题、新人物。人们当还记得,一九六三年曾有过一次全国连环画评奖活动,那时,“才子佳人”、“中间人物”之类的连环画,充斥在文艺黑线授奖的名单里。今天,徜徉在展览会连环画廊里,映入眼帘的却是另一种景象:多少激动人心的重要题材,多少光彩照人的时代英雄形象,被反映到了连环画上。这不由得使人联想到,有多少作者满怀着革命激情,在倾心于为工农兵写照传神,讴歌立传!
这次展出的作品中,象《英雄的大庆工人》、《大寨之路》这样表现现实斗争题材的,占了很大的比重。象刻画知识青年同阶级敌人斗争的《青春的火花》,赞扬东海红小兵驾船破浪送解放军叔叔的《海螺渡》,展现血防战线两条路线斗争的《血防线上》,以及叙述边疆党政军民热情关怀军垦新兵的《西双版纳的故事》等等的作品,或者主题鲜明突出,或者生活气息浓郁,或者以刻画人物而独到,或者以艺术构思凝炼而见长,都引起了观众的很大兴趣。两套革命样板戏连环画《海港》、《龙江颂》,也比较忠实地表现了原剧精神和人物性格,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也引起了人们的注目。再现巴黎公社诗人欧仁·鲍狄埃革命活动的《无产阶级的歌》,歌颂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白求恩在中国》,描绘敌后交通站护送我党干部故事的《水上交通站》,创作态度认真,构图着笔洗炼。尤其可喜的是,出现了象《鲁迅——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这样难能可贵的作品。这套水粉连环画,以谨严深沉的笔触,变化有致的色调,展示了鲁迅的伟大一生:有的把我们带到一九二七年的广州,看见鲁迅拍案而起,怒斥中山大学的一群鬼魊;有的让我们回溯到三十年代的上海,目睹鲁迅巍然屹立,痛斥周扬等“四条汉子”;有的是描绘鲁迅灯下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无情地解剖自己;有的是刻画鲁迅案前拟稿,致电延安,在尽情抒发对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崇敬;……。这套作品,生动地表现了鲁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革命品格。
创新
中国美术馆的圆厅和东边两个大厅里,展览了一百六十八幅中国画。
中国画,经过历代的锤炼,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笔墨技巧。但是今天,这一古老的艺术如何创无产阶级之新,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对此,美术工作者正在探索。
新,首先是要新在内容上,新在感情上。展览会上的一些作品,正是在力图用中国画的形式来歌颂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胜利,刻画我们时代的英雄,描绘社会主义的风貌。
站在《延安儿女心向毛主席》这张画前,我们心潮起伏。毛主席正慈祥地和来自延安的农民们亲切交谈,我们仿佛听见延安乡亲向毛主席汇报新成绩的朗朗语声,又好似在同他们一道,幸福地聆听领袖的谆谆教导。《毛主席办〈政治周报〉》,则把我们引到那风云变幻的大革命时代,毛主席正激扬文字,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扼杀革命的阴谋,痛斥陈独秀的机会主义路线。
中国画应该也可以是时代的镜子。党的十大胜利闭幕以后,许多作者振笔抒写了这一特大喜讯。《浦江两岸尽朝晖》等两幅作品,就是他们迅速反映全国人民热烈欢呼十大胜利,坚决贯彻十大精神的新作。展览中还有反映批林整风运动,看书学习,开展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歌颂新生事物茁壮成长这样重大题材的作品。《攻读》中的那位农村干部恰似广大干部的缩影,他正在继续革命的征途中专心致志地读书。《长白青松》、《申请入党》、《团代会上》,则为广阔天地里茁壮成长的知识青年,写下了风华正茂的神采。台湾省籍作者的《祖国的声音》,让我们听到台湾人民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的心声,反映了我国人民解放台湾、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许多表现工农兵题材的作品,也赋予了新的意境。《大庆工人无冬天》、《义务看车员》、《喜听原油滚滚流》、《闪光》等作品,生动地刻画了我国工人阶级的英雄形象:风啸雪飘的严冬,大庆人心红似火,洋溢着誓为祖国献石油的豪情壮志;一位退休老工人正在为上班了的工人们看管、修理自行车,显示了他热爱劳动的可贵品质。反映农村题材的作品中,象《挖山不止》、《如今管地又管天》等作品,努力表现集体经济的新农民决心为社会主义多作贡献的精神世界和我国农村蒸蒸日上的新景象。描写部队生活的《跃马擒敌》,着力塑造风雪迷漫中纵马擒敌的战士形象。《人民的苹果》,歌颂了人民军队秋毫无犯的好作风。《叔叔喝水》,那手捧茶碗的纯朴可爱的女孩,好象正唱着一曲没出唇的军民鱼水情的赞歌。
一些表现祖国山河壮丽、草木可爱的作品,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和趣味也有了新意。同样是画山、画水,《天堑变通途》描画的是一桥飞架南北的长江新貌,《绿色长城》抒写的是造林带防风护庄稼,民兵们巡逻御敌人的钢铁海疆。同样是画松树、梅花,但是和旧中国画表现孤芳自赏的意趣不同:《泰山顶上一青松》,以松树历尽沧桑不改容为喻,来歌颂革命者的崇高气节;《俏不争春》,用一片绚烂的梅花来赞扬我国人民的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
思想内容要出新,随之而来,艺术形式也要出新。正象一些美术工作者在这次展览活动中所说的,今天的中国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社会主义中国。要表现这个新时代,中国画原有的艺术手段是不够用的。从这次展览中你会看到,一些作者既在探索批判继承中国画的传统技法而创新,也在尝试吸收外来艺术为借鉴。《练》这幅作品的作者,为了细腻地表现一位女工深夜练习结头的情景,运用了传统的工笔重彩画法,构图简练,刻画入微。《雏鹰展翅》的作者,吸取传统水墨画浓淡变化的笔法和外来艺术造型技巧的长处,描绘一群儿童在清晨为保卫祖国而练习武术,画面清新明朗,层次分明,较好地展现了青少年一代朝气勃勃的风貌。
看完这次中国画展,人们深信,广大中国画作者会在今后的艺术实践中,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一定“有更多好作品出世”。
主人
看完《全国连环画、中国画展览》,拾阶而上,二楼就是《户县农民画展》。迈入这个别开生面的展览大厅,一股刚健、清新的画风扑面而来,令人身心振奋,耳目一新。看着这里陈列的一百七十九件户县农民画,你好象一脚踏进了秦岭脚下这个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县,展现在面前的是龙腾虎跃的新农民,日新月异的新农村。
一九五八年,户县农民画在大跃进的隆隆战鼓声中应运而生。也正是在这一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介绍一个合作社》一文中深刻地指出:“中国劳动人民还有过去那一副奴隶相么?没有了,他们做了主人了。”事实正是这样。十五年来,户县的农民画在三大革命运动的风雨中发展着,锤炼着,战斗性愈来愈强烈,群众性愈来愈广泛,充分证明: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正在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人。
户县农民画画,决不是什么为艺术而艺术。他们拿起画笔,只是因为它是斗争的有力武器,只是因为他们要占领农村的思想文化阵地。看,地主富农宣扬反动文艺,妄想变天,户县农民就挥舞画笔迎头痛击;林彪一伙鼓吹什么“国富民强”的谬论,户县农民立即举行画展痛加批驳。为了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他们画家史,画村史,画阶级斗争史;为了推动农业学大寨,他们画水利,画养猪,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看了户县农民画展的一位画家说得好:“户县农民是用深厚的阶级感情画画!”的确,户县农民画画,正是为了抒发他们决心继续革命,为国家多作贡献的革命理想和豪情壮志,歌颂他们热爱的无产阶级江山,歌颂他们热爱的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和不平凡的劳动。
户县农民作者说,他们要“画现实,画理想”。你看那张《打井》,作者不满足于仅仅画出地面上的打井社员,还要采取俯视的角度画出那深入井底的打井社员,从而丰满地表现出他们向地下要水的豪迈气概和美丽图景。《公社鱼塘》,五光十色的鱼,一条更比一条大,一条更比一条美,夸张却又真实地表现出公社多种经营的蓬勃发展。这种革命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在他们的许多作品中,诸如《放羊》、《莲花白丰收》、《金山银海》、《辣椒丰收》等等,都有各得其妙的运用。特别是许多观众很为赞赏的《老书记》,酣畅淋漓地描绘了这样一个典型形象——在劳动的间隙,老书记又拿出那本已经读了一大半的《反杜林论》,在认真地读着。他这样地全神贯注,似乎忘掉要擦着火柴点燃噙着的烟斗。这幅作品以凝炼的艺术语言,相当深刻地揭示了党的基层干部勇于实践、勤于读书的路线斗争觉悟。作者刘志德能创作出这幅作品并不是偶然的,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位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他十分熟悉画中人物的生活和思想。为了画好这张画,他曾付出辛勤的劳动,选取画中人物的同类原型画了许多速写。这些优秀作品表明:户县农民画不仅广泛普及,而且正在沿着无产阶级前进的方向不断提高。
十五年来,户县农民业余创作队伍不断发展,现在已有五百人。他们中有知识青年,也有劳动妇女,有贫下中农社员,也有社队的基层干部,有老人,也有少年。这么广泛的群众,创作出这样丰富多采的作品,这个事实本身,就是对林彪反党集团鼓吹唯心论的“天才论”的有力批判。
《户县农民画展》已经引起了许多观众的深思。纵观中外的文艺发展史,人们不难发现一个规律:很多时候,文艺创作由于从民间文艺中吸取了营养,从而推向了新的繁荣。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经过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必将进一步繁荣。美术工作者们一定会从户县的农民画里受到启示,从而更好地执行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深入工农兵,认真改造世界观,创作出无愧于我们时代的作品。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