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透过假象 识别骗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10-19
第3版()
专栏:

透过假象 识别骗子
项阳
周恩来同志在十大政治报告中指出:由于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反映这些矛盾的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将长期存在,还会出现十次、二十次、三十次,还会出林彪,还会出王明、刘少奇、彭德怀、高岗这一类人物,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我们全党同志在今后的长期斗争中,要有充分的精神准备,不论阶级敌人怎样变换花样,都能因势利导,夺取无产阶级的胜利。”
同刘少奇、林彪一类假马克思主义骗子和暗藏的阶级敌人斗争,需要较高的识别能力,否则,就会上当受骗。我们一定要刻苦攻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在斗争实践中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觉悟,发扬反潮流的革命精神,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才能不被阶级敌人变换的各种花样所迷惑,透过种种假象,识别骗子们的真面目。
在这方面,伟大的革命家鲁迅,为我们作出了杰出的榜样。
“防被欺”,是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一句名言。在三十年代,他面对着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形势,能“将营垒分清”,原因就是他掌握了马列主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
阶级敌人攻击鲁迅,说“鲁迅多疑”。鲁迅理直气壮地说:“是不错的,我正在疑心这批人们也并非真的民族主义文学者,变化正未可限量呢。”因此他才用马列主义这个望远镜和显微镜去察,结果察出所谓民族主义文学者是一帮卖国投敌,为日本侵略者效劳的反动派。
当周扬一伙高喊着极“左”的词句围攻鲁迅,猖狂反对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的时候,鲁迅一针见血地指出:“那种表面上扮着‘革命’的面孔,而轻易诬陷别人为‘内奸’,为‘反革命’,为‘托派’,以至为‘汉奸’者,大半不是正路人;……老实说,我甚至怀疑过他们是否系敌人所派遣。”鲁迅在斗争中十分注意观察周扬一伙的言行,寻其阶级根源。历史已经证明鲁迅的怀疑和判断是多么正确!
疑是问题的开始,也是追求答案的起点,但要得出正确的答案,最重要的是多思、多学。遇到问题,就要开动思想机器,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加以分析。对于合于实际,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就应坚信不疑。鲁迅在三十年代两条路线的尖锐斗争中察清楚在中国共产党身上“寄托着中国与人类的希望”,认识到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唯一正确的路线。他对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坚信不移,衷心拥护,表示要“无条件地加入这战线”。但是对于那些以伪装出现的假马克思主义者、“伏在大纛荫下的群魔”,鲁迅则毫不留情地“投一光辉”,揭露其“阴阳脸”,使其原形毕露。
防被欺,就要由疑而思,由思而断,思索的结果是要作出正确的判断。鲁迅说:“中国的人民是多疑的。……然而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我是中国人,所以深知道这秘密。其实,是在下着断语的,而这断语,乃是:到底还是不可信。”鲁迅和中国人民共命运,他和人民的心相通,所以他深知中国人民对阶级敌人和形形色色的两面派的多疑善断是对的,并以此为骄傲。
当然,疑和断的关键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锐利武器,必需借助于“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鲁迅并不是什么“先哲”、“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能够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正是由于他“细细地读”了马列著作和毛主席的著作,准确地掌握了政治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又积极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实践,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知人论世”的经验。鲁迅就是这样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无情地解剖自己,解剖别人,解剖社会,战无不胜,所向披靡。鲁迅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历史的经验教育了中国人民,也启发了鲁迅,什么“称帝”,什么“复辟”,什么“二次革命”等等,非但不能救中国,反而开历史的倒车,把人民投入水深火热之中。因此,中国人民从亲身的痛苦经历中懂得了:对于那种花言巧语、“拉大旗作为虎皮”的人,就是要怀疑,“而这断语,乃是:到底还是不可信”。
鲁迅和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他以反潮流的硬骨头精神,以不倦的战斗姿态,向旧世界,向恶势力,向形形色色的敌人进行战斗、发起进攻。他既戳“脓疮”,也扫“秽水”;既揭骗子的“麒麟皮”,使其露出马脚,也揩“鬼脸上的雪花膏”,使之丑态毕露。鲁迅这种高度的政治远见和鉴别能力,这种坚韧不拔的战斗毅力,为我们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揭穿刘少奇和林彪一类骗子,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