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汗水浇绿大坪山——甘肃定西县青岚公社碾盘大队大坪生产队长期坚持对干旱作斗争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10-21
第2版()
专栏:

汗水浇绿大坪山
——甘肃定西县青岚公社碾盘大队大坪生产队长期坚持对干旱作斗争的事迹
从一九七○年到一九七二年,甘肃中部干旱山区整整旱了三年。今年入春以来,又是百天无雨。可是,这个地区农业学大寨的一面红旗——定西县青岚公社碾盘大队的大坪生产队,却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干旱山区出现这种喜人的景象,是因为大坪水源充足吗?不是。这里雨水稀少,既没有可供灌溉的河水,也没有找到地下水源。在这样干旱的地方,能有这样特殊的景象,这是大坪的干部和群众,九年坚持走大寨道路,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实行科学种田的丰硕果实。三年多来,这个队的粮食产量显著提高:一九七○年粮食亩产比一九六九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九;一九七一年大旱三百天,仍然获得较好收成;一九七二年在连续干旱中又获得大丰收,比一九七一年增长百分之七十五,全队每人平均生产粮食一千三百斤。在队有储备、户有余粮的情况下,全队给国家贡献粮食三万斤。
大坪生产队的一千多亩耕地,大部分是山坡地。这些地是“旱天盼下雨,下雨又发愁;水往沟里淌,土肥山下流”。过去,正常年景,亩产七、八十斤,遇上旱年,连种籽也收不回来。解放后,大坪的贫下中农在党的领导下,依靠集体经济力量,一直和干旱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一九六四年,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更加鼓舞了大坪贫下中农抗旱的斗志,更加激发了他们彻底改变大坪面貌的革命精神。大坪生产队女队长、共产党员冉桂英,和群众一起爬山越岭,仔细查看了大坪每一块土地,制订出改土治山造大寨田的方案。
为了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干旱没治”的旧思想,冉桂英走家串户宣传大寨贫下中农战天斗地的英雄事迹和“人定胜天”的思想。她说:“山穷,咱贫下中农的志不能穷。大寨贫下中农能把石头山修平,咱们连个土山都修不平吗?”她的话,说得大家心里热乎乎的。就在这一年冬天,他们冒着凛冽的寒风,修成了十二亩五分水平梯田。第二年,梯田里种植的土豆亩产达到了一千四百多斤,比山坡地里土豆的平均亩产多八百斤左右。
两种产量的对比,增强了大坪贫下中农大修梯田的决心和干劲。他们算了一笔账:如果每年修十二亩梯田,全队一千多亩土地全部修成水平梯田,就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这样的速度太慢了,必须加快农田基本建设的速度。于是他们买了三盏小马灯,把全队劳力分成两班,昼夜苦干。一个兴修梯田的群众运动全面铺开了。
大坪贫下中农在兴修梯田的过程中,不仅要与洪水、冰雹等自然灾害斗争,还要随时同阶级敌人斗争。一九六七年,突然吹出了一股冷风,胡说什么修梯田“太苦了”,修梯田是“干部争光,百姓遭殃”。在这股冷风面前,冉桂英警惕起来:学大寨,只埋头抓生产不行,必须狠抓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这时,冉桂英的嫂子来劝她说:“你风里来雨里去,人都累得不成样子了,我看你不要当干部了。”冉桂英想,自己是共产党员,如果真撂下挑子不干,恰好上了阶级敌人的当。阶级敌人刮起的这股阴风,应该坚决顶住。她思想明确了,团结和带领群众同阶级敌人展开了斗争。
在这场斗争中,梯田建设一度停止了。冉桂英一面启发教育群众擦亮眼睛,识破阶级敌人的阴谋;一面和自己的丈夫拉上架子车,扛上镢头,上山坚持修梯田。隆冬季节,北风呼啸,一镢头下去只能刨一个白点。冉桂英的虎口震裂了,用布条扎好裂口,又继续干起来。
冉桂英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教育了群众,带动了群众。大家纷纷说:“冉桂英真是毛主席教育出来的好干部呵!走呀,上山!”群众自动上山了,山坡上又出现了大修梯田的热气腾腾的景象。
大坪生产队的贫下中农和干部,用辛勤劳动的汗水,浇绿了大坪的山。九年来,他们共移土十二万五千多立方,修成水平梯田四百多亩,每人平均三亩四分。
但是,大坪生产队的干部和群众并不自满。他们继续实干苦干,根据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今年,他们深翻了全大队百分之六十的耕地;积极引进抗旱、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使小麦、谷子、土豆等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了良种化;在沟边和零星土地上栽上了白杨、红柳及各种经济林木。同时,千方百计多积肥,随着肥料的增加,平均每亩施肥达到六千斤左右。
现在,大坪生产队的革命精神和经验,已在定西地区广为传播,对当地人民改变干旱山区面貌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
本报记者(附图片)
甘肃省定西县青岚公社大坪生产队的社员发扬天大旱、人大干的革命精神,兴修梯田。 本报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