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点滴节约 勤俭办矿——记王庄煤矿两位老工人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11-05
第3版()
专栏:

点滴节约 勤俭办矿
——记王庄煤矿两位老工人的事迹
王庄煤矿,和全国勤俭办企业的先进单位——石圪节煤矿,同属山西省潞安矿务局,一个在山下,一个在山上。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指引下,王庄煤矿学习了石圪节矿风以后,面貌一新。工人们说:“山上的风吹到咱山下来了”。下面介绍的两位老工人的事迹,反映了这种情况。
红管家
在采煤二队,提起老工人、共产党员郑元则来,人们都异口同声地称赞说:“郑师傅是咱们矿的红管家!”
郑元则同志原是石圪节矿的老矿工,一九六七年调到王庄矿后,因为年纪大了,不能下井,被分配保管工具。郑师傅学习石圪节煤矿勤俭办矿的榜样,工作勤勤恳恳,把工具管理得井井有序。每天总是利用空余时间,四处走一走,看一看,什么地方遗下根网丝,他要捡起来;老塘里埋住根坑木,他总是冒着危险,想方设法把它弄出来;大绳放在井下时间长了,容易沤坏,他就隔几天背上井来晒一晒。
郑师傅常说:“废物不废。”在他手里,一根坏钻杆、一根旧锹把都舍不得丢掉,总要做到物尽其用。锨把断了,修成镐把;镐把坏了,再改成斧把。今年五月,工作面需要网钩用,队里让他去领,他却到仓库的废料堆里找了些废钢筋棍,自己拿到铁匠炉上打成三十多把网钩,及时解决了生产的需要。
节油迷
一九六六年末,老工人李双则调到搬运队钉道组,膏地滚油。第一个月,他们到仓库领了一百八十公斤机油,但不到一个月就用完了。李双则想:一公斤油六角多,每月二百多公斤,就是一百多元。能不能到各个机房把废油收集起来,代替好油呢?他把这个想法告诉领导和同志们,得到党支部和群众的大力支持。可是,有人却劝他说:“用油领油符合制度规定,现成的油用起来方便,何必自讨苦吃?”李双则回答说:“为国家节约,就要舍得吃苦。”于是,从第二个月起,他们不到仓库领油了。李双则带领膏地滚油的几个同志,走遍全矿每一个用油单位,告诉人家不要把废油倒掉,并找了一些缸、桶等,放在这些单位的工房里,供贮油用。每天下班以后,他们就挑着油桶,到各个工房去收集废油,回来贮存在自己工房的四只大缸里。不论刮风下雨,严冬酷暑,从不间断。七、八年来,生产不断发展,地滚的数量比原来增加了二倍,他们却从来没有领过一公斤油,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财富。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