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金溪女将——记福建省建宁县水运队女捎排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11-06
第3版()
专栏:

金溪女将
——记福建省建宁县水运队女捎排工
闽西北山区,森林密布。这一带林区,每年有十五万立方米木材从山上砍伐下来,扎成木排,经金溪流送各地,支援国家建设。
一九七一年四月,金溪水位降到了常年水位的最低点,给木材流送带来很大的困难,坞上的木材堆积如山。为了加快运材速度,当时负责辅助材料生产的年轻女工们,向建宁县水运队党支部要求参加捎排。党组织看她们决心大,意志坚,同意了她们的要求。于是,金溪上有了第一批女捎排工。
金溪,全长三百六十里,航道险要,弯曲多滩,水流湍急。春夏洪水季节,丈把高的洪峰,汹涌咆哮,激流翻滚;秋冬枯水季节,暗礁嶙峋,密布河床。旧社会曾流传这样的民谣:“金溪河道鬼门关,水激浪大吓破胆,不知多少捎排工,捎排途中不复返。” 解放后,河道经过不断整治,好走得多了,但对妇女捎排来说,还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第一次出航就起了风波。当时正值枯水,河床水位浅,木排流送很困难,走了一天只前进二十里,怎么办?姑娘们说:“困难纵有九十九,难不住我们一双手。水小,我们就撬;水浅,我们就扛,木材一定要流送出去!”她们头顶烈日,整天泡在水里,用木棍撬排,用肩膀扛排,衣服磨破了,肩膀压肿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可是,第二天凌晨,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河水猛涨,靠在岸边的木排开始摇动。突然,系钢丝绳的大树连根拔起来,木排象脱缰的野马,随着汹涌的洪峰,满溪漂去。这时,姑娘们在老工人的指挥下,镇静自如,拉的拉,绑的绑,与洪水搏斗了整整两个小时,化险为夷,胜利地到达了目的地。
几年来,年轻的女捎排工,在水运队党支部和老捎排工的教育和帮助下,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严峻考验,基本摸清了金溪航道的放排规律,掌握了生产的主动权。今年夏天,阴雨连绵,溪水暴涨,洪峰不断出现,水位超过警戒线,木排不得不靠岸暂停运送,有时一次竟达半个月之久,严重地影响运材任务的完成。她们带着焦急的心情准备冒险开排。共产党员、女子捎排队队长李国英,召开紧急会议,分析金溪险滩的特点和天气情况,大家认为,天刚放晴,洪水正退;但若等洪水退尽,又可能遇到更大的暴雨和洪峰,因此,应当抢时间,闯险滩。队长支持大家的意见,解绳开航,迎着风浪前进!木排一进十八滩,翻滚的波涛铺天盖地打来,浑浊的洪流打在犬牙交错的礁石上,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声响,象要把木排打碎似的。女捎排工们紧握排捎,想起毛主席关于“大风大浪也不可怕”的教导,浑身增添了无穷的力量。洪水驮着木排风驰电掣地前进,只见滩头波涛翻滚,啸声如雷。木排进滩后,更大的浪头迎面扑来,三十多米长二十来吨重的木排,一会被抛上波峰,一会儿被摔入浪谷,在水中颠簸着前进。她们巧妙地避开了一块又一块暗礁,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险滩,三天航行三百六十里,一次完成了水运木材一百八十立方米的任务,创造了日行百里的新纪录。
战斗在金溪航道上的女捎排工,在紧张的放排中,过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夏夜的武夷山区,晚风吹来,阵阵凉爽。大家便欢乐地围坐在木排上,尽情地歌唱。陈英和洪华玲面对青山溪水,唱起了山歌:
金溪流水浪打浪,
捎排工人心花放;
手握排捎唱山歌,
顶风破浪迎朝阳。
山歌阵阵唤青山,
两岸密林映霞光;
驾排飞渡万重关,
我为祖国送栋梁。
……
激情满怀的豪言壮语,嘹亮动听的优美歌声,回荡在山林之间。笛子手李幼铭,顺着歌声,也吹起她那拿手的笛子来。接着,会吹口琴的吹口琴,会拉二胡的拉二胡,木排上开起小型的“水上音乐会”。
战激流,炼红心。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金溪女将”正在茁壮成长。这支女子放排队,由八人发展到三十五人。有四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十五人参加了共青团。
在党的十大精神鼓舞下,“金溪女将”更加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她们决心为国家运送更多的木材,为党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附图片)
“金溪女将”在金溪航道上流送木材。
本报通讯员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