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鄂伦春新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11-13
第4版()
专栏:

鄂伦春新人
聚居在黑龙江省北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二十多年来,鄂伦春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帮助下,生产一年比一年发展,经济一年比一年繁荣,生活一年比一年改善,并且在三大革命运动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新人。
模范拖拉机手莫鞠生
逊克县新鄂公社新鄂大队的鄂伦春族人民,一九六三年在庆祝他们定居十周年的时候,得到了国家拨给他们的一台拖拉机。当时二十岁出点头的鄂伦春族社员莫鞠生,成了本民族的第一个拖拉机手。十年来,莫鞠生一心扑在集体生产上,为发展生产作出了贡献,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县里的劳动模范。
一次,莫鞠生和另一个拖拉机手关长锁到县城去修理一台拖拉机。拖拉机修好后回来途中,正碰上逊河解冻涨水。当地群众告诉他们,要等半个月才能过河。莫鞠生想:现在正是春播时节,队上正需要拖拉机翻地;等上半个月,就要推迟播种期,影响农业收成。他和关长锁察看了水情,毅然决定立即过河。莫鞠生脱下棉衣,跳上驾驶台,把拖拉机开向河中心。队里也给他们开来另一台拖拉机在对岸牵引。刺骨的冰水渐渐淹没了机体,漫过了坐垫,最后只剩下排气管露在外面,大块大块的冰排又不时撞来,莫鞠生毫无惧色,稳稳地把住方向盘,顶着急流前进。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把拖拉机开到对岸,赶回公社及时投入了春耕生产。
今年春天,由莫鞠生任组长的包车组,担负着翻犁全大队五千多亩土地的任务。由于春雪大,气温低,地块有的过于潮湿,有的还积了水。包车组学习大寨贫下中农的革命精神,决心战胜春涝。经过全包车组一个多月的努力,五千多亩土地全部翻犁了一遍,种上了各种作物。
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最近几年新鄂公社新鄂大队添置了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除草机等一批农业机械。每台新的拖拉机买来,莫鞠生就带上一两个新手,边工作,边教练,使新手在实践中逐步弄通机械原理,掌握驾驶技术。
一心为公的老猎民孟退米
呼玛县十八站公社鄂伦春族生产队的老猎民孟退米,今年五十二岁了。但他为生产队狩猎,不怕苦,不怕累,常年奔忙在深山老林里。
初夏,是大兴安岭狩猎的好季节。一天清早,孟退米骑上烈马,背着猎枪,来到林海深处。不一会,前面的树林里出现了三只大熊。他把马拴在树上,选择了一个适当的位置举枪就射。随着一声声枪响,一只大熊倒下不动了,但另外两只熊却受了伤挣扎着跑了。孟退米持枪追了上去,当他追到一棵伐倒的大树前,一只受伤的熊咆哮着向他猛扑过来。在这紧急关头,他凭着多年的狩猎经验,顺手扔出头上的帽子,让大熊跟着扑过去,就在这一刹那间,他朝大熊的脑门开了一枪,打死了这只凶猛的野兽。每年,孟退米都以自己的机智和勇敢,为集体捕获大量猎物,向国家提供了不少细毛皮张和珍贵药材。仅去年一年,他在狩猎生产中就为生产队增加了三千多元的收入。
孟退米不但是一个有经验的猎手,还是一个出色的护林队员,打火班的班长。二十多年来,呼玛河畔的大兴安岭林区只要发生火情,他不是给扑灭山火的队伍带路,就是直接奔向火场。一次,孟退米和他的伙伴们,看到林海深处冒起滚滚浓烟,立即跨上骏马,向发生火情的地点奔去。他们翻过一道道山岗,涉过一条条河流,一天半的时间跑了二百多里路,赶到了起火的地方,经过半天的紧张战斗,扑灭了山火。孟退米这种爱护国家森林资源的模范行动,受到了上级领导和群众的称赞。
公社里的好大夫孟彩玉
逊克县新鄂公社卫生所副所长孟彩玉,是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鄂伦春族人民自己的女大夫。最近,她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孟彩玉的童年是在旧社会的苦难中度过的。十七岁的时候,她才跟着父母走出深山老林,住进了人民政府盖的新房,上学念了四年书。一九五九年,由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她被选送到公社卫生所做医务工作。当时,她对医疗业务一点都不懂,但是新社会的幸福和温暖,鄂伦春族人民的殷切希望,鼓舞着她以顽强的革命毅力,在实践中刻苦学习。在汉族医务人员的帮助下,她逐步学会了拿药、打针、新法接生和医治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知识。
新鄂公社卫生所的三个大夫,工作都比较忙。孟彩玉除了在卫生所工作外,还经常身背药箱,到群众中去防病治病,宣传卫生常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时,人们晚上到她家里去找她看病,她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数九寒冬,总是随叫随到。一次,汉族社员崔忠祥一岁多的男孩得了中毒性痢疾,病情很危险。孟彩玉和汉族大夫赵文全听说后,马上赶来抢救。孟彩玉一直守在这个病危的孩子身边观察病情变化,困了就倒在炕上打个盹。经过三天三夜的努力,他们终于把这个孩子抢救了过来。以后,孟彩玉又顶风冒雪,每天来到崔家给孩子打针,送药,一直坚持了一个月,直到孩子恢复健康。每当提起抢救孩子的事,崔忠祥总是说:“彩玉是毛主席教育出来的好大夫!”
密切联系群众的公社党委书记关长胜
出身于贫苦猎民家庭的爱辉县新生公社党委书记关长胜,是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第一代鄂伦春族干部。他担任干部十几年来,带领鄂伦春族人民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埋头开发山区,建设边疆,受到了群众的赞扬。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中,关长胜深刻认识到,要很好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边疆,就必须刻苦学习马列和毛主席的著作。他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克服了许多困难,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等马列著作和《毛泽东选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
关长胜当干部十几年来,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经常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和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为了扩大耕地面积,一九七○年夏天他带领拖拉机手们到二十多里外的深山沟里,开了一千多亩荒地。第二年春天,他又带领社员在新开垦的土地上播下了种子。秋天,小麦获得了丰收。这一年他们向国家交售了十四万斤粮食。
鄂伦春族的狩猎生产是比较艰苦的。关长胜经常同猎民们一起进山打猎。冬天出围狩猎,一去就是个把月,他们白天翻山越岭,晚间就在林海雪原里露宿。有时撵起鹿来,常常好几天吃不上热饭,他们就渴了吃把雪,饿了啃啃冻干粮。社员们看到这些情景都高兴地说:关书记身在群众中,心向社会主义大目标,真是我们的好带头人。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