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互相帮助 取长补短——记大连纺织厂前纺车间乙班的新老干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11-19
第4版()
专栏:

互相帮助 取长补短
——记大连纺织厂前纺车间乙班的新老干部
一九七一年七月,大连纺织厂前纺车间乙班青年工人张德成,被推选为党支部书记;当了二十多年工长的张维安担任党支部副书记,是张德成的副手。小张想:老张的党龄比自己的年龄还大,工作经验多,自己能挑起这副重担吗?老张看到经过文化大革命锻炼成长起来的青年工人小张担任了党支部书记,心里特别高兴。“我们党如果没有广大的新干部同老干部一致合作,我们的事业就会中断。所以一切老干部应该以极大的热忱欢迎新干部,关心新干部。”老张决心按照毛主席这一教导去做。
一天傍晚,张师傅来到小张家里,语重心长地说:“小张,咱们都是共产党员,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你担任支部书记是党根据革命事业需要安排的,今后我保证当好你的助手。”几句话,说得小张心里热乎乎的。他激动地说:“张师傅,我一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一定为革命挑重担,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小张刚上任,正赶上厂里发动群众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加强企业管理。小张急于要把制度定下来,只找几个人商量了一下,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制度一公布,工人意见纷纷。这时,有人主张还是让老张来抓吧!老张认为,小张是刚提拔上来的新干部,一时还缺少管理企业的经验,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他在群众大会上,主动承担责任,支持小张继续抓好这项工作。听了张师傅的话,小张感到很难过,也主动在会上做了检查。散会以后,张师傅和小张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坚持群众路线的教导,总结了经验教训。老张以自己的切身经历说明联系群众的重要和脱离群众的危害;同时,把积累了二十多年管理企业的经验,统统“倒”给了小张。小张心里十分感动。
打那以后,小张更注意学习张师傅的长处。有一段时间,小张参加劳动的时间少了。一天,小张刚进车间,就看见张师傅正蹲在梳棉机旁,扫除后车洞,弄得满身满脸都是飞花。小张想到张师傅当干部二十多年来,从不脱离劳动,那里困难那里去,专拣重活累活干,对照自己,感到有很大差距。他在日记里告诫自己:要担班长的担子,不摆班长的架子,领导要带头吃苦。从此,小张把班里的工作尽量安排在业余时间里干,腾出时间参加劳动。有时白天参加会议,晚上坚持跟班生产。
老张关怀小张的成长无微不至,小张帮助老张也是满腔热忱。一次,领导要从他们班上调走一个工人。老张觉得班上有人腰杆壮,班上缺人心发慌,因此不大愿意。小张找到老张说:咱们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光看到一个班的小天地。接着,小张又讲起了去年八月份自己班里人员紧张,兄弟班不顾自身困难,支援了四、五个人的事。一番话,说得老张豁然开朗。第二天,老张千方百计调整了劳动组织,愉快地送走了这位同志。
老张和小张互相帮助,又互相尊重。老张遇事都向小张汇报。小张也十分尊重老张。有一次,老张外出工作不在家,党支部研究派一名同志担任清梳工序小组长。支委让小张“拍板”。小张想:张师傅情况熟,经验多,这件事应该听听他的意见。这天,他上完夜班,便跑到张师傅家里,向老张征求意见。老张同意支委会的意见,又嘱咐说:“这个同志过去曾多次调动工作,一定要做好过细的思想工作。”小张立即到这个同志的家中走访谈心,使这个同志愉快地接受了任务。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