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给后代留下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11-22
第3版()
专栏:

给后代留下什么?
宋农
老红军战士甘祖昌在给知识青年的信中,提出了一个问题:给后代留下什么?
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个革命家长深思。
做父母的,特别是年纪大了的时候,常常想到给孩子留下些什么。这是不难理解的。问题在于“留什么”。
在阶级社会里,不管哪个阶级,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后代身上,让他们完成本阶级的未竟事业。因此,在给后代留什么的问题上,不同的阶级有着迥然不同的回答。
在吃人的旧社会,地主资产阶级,为了他们的事业“万世不竭”,给后代留下良田千顷,家财万贯等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资本,留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剥削阶级思想意识。而千百万劳苦大众,给后代留下的是阶级的仇恨,反抗压迫、争取解放的精神。
解放以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为了使鲜血换来的江山永不变色,就把革命的思想留给后代。许许多多老一代的革命者,响应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把自己初中、高中毕业的孩子送到农村去,让他们在三大革命运动中经受锻炼,接过无产阶级革命传统,期望革命后代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建成共产主义。他们做得对,做得好。
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深入,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个体经济变为集体经济,资本主义私有制逐渐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但是,被打倒的地主资产阶级,每时每刻还在散发着腐朽的思想,侵袭着我们的队伍。反映私有制的观念,依然存在。这个旧观念,在“给后代留下什么”的问题上,也表现了出来。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为儿孙买地,是不可能的了;地位和待遇,也不能象封建社会的封地和庄园那样,可以世代相传。于是,抱着严重私有观念的一些人,就要给孩子找个“安乐窝”,说什么:“给孩子安排个舒适的工作,建立个幸福的家庭,也算对得起下一代。”为了这种“对得起下一代”,甚至走后门,搞不正之风。这样的对待后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因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接班人总是要在大风大浪中成长的。把孩子放到“安乐窝”里养起来,只能使他们贪图安逸,助长特权观念,脱离工农群众。这样做,在实际上,不是为无产阶级培养接班人,而是为资产阶级培养接班人。
“给后代留下什么?”是个严肃的问题,每个做父母的,都应给予正确的回答。我们的青少年,肩负着埋葬帝、修、反,建设伟大社会主义强国的重任,他们是人民的财富,国家的希望,不是那一个人的私有物。革命的家长要坚持无产阶级立场,坚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从政治上关怀下一代,把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留给他们。这是历史赋予的责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