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东海前哨的战斗堡垒——记浙江省普陀县白沙渔业大队民兵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11-24
第4版()
专栏:

东海前哨的战斗堡垒
——记浙江省普陀县白沙渔业大队民兵连
东海前哨舟山群岛的人民,在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指引下,把每一个岛屿都建设成为防御帝修反侵略的战斗堡垒,每一个民兵连都是守卫祖国东大门的战斗集体。浙江省普陀县白沙岛的白沙渔业大队民兵连,就是其中的一个。
长期以来,白沙大队党支部经常对民兵进行路线斗争和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的教育,不断提高大家对“大办民兵师”的认识,增强战备观念。一九六二年,蒋匪帮妄图窜犯大陆,在大队党支部领导下,出海捕捞的民兵,生产不忘战备,留在岛上的民兵,白天从事生产,晚上进行巡逻,随时准备痛歼来犯之敌。他们和驻岛解放军配合,把东海前哨守卫得象铜墙铁壁一般。
后来有一段时间,有的民兵思想上阶级斗争的弦渐渐松了。他们认为:“现在形势大好,有解放军守卫海岛,办不办民兵关系不大了。”因此参加训练、巡逻放哨的劲头也没有以前那样足了。党支部发现这一情况后,组织民兵重新学习毛主席关于“大办民兵师”、“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教导,学习民兵建设上的两条路线斗争史,批判林彪一伙散布的“民兵过时论”,“民兵无用论”,使大家深刻地认识到:军队是人民战争的骨干,民兵和人民群众是人民战争的基础,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做好反侵略战争准备,必须加强民兵建设,认真搞好民兵工作“三落实”。由于经常进行路线斗争和人民战争思想的教育,使这个民兵连牢固地树立了常备不懈的思想,把军事训练和各项工作搞得扎扎实实。
白沙岛四周,礁滩岙口参差不齐,容易被敌人选择为登陆地段。为了有效地防御敌人从海上对我国发动突然袭击,这个民兵连制定了一系列的有效的战备措施,严防敌人登陆或偷渡。民兵们把守卫海防看作自己的神圣职责,不论是三伏盛夏,还是数九寒冬,他们头顶蓝天,脚踩海浪,肩扛钢枪,日夜警惕地守卫着祖国的海疆。一九六五年八月的一个晚上,站岗民兵突然发现本山西北角上空有信号弹,民兵连长张信岳立即带领五个民兵,荷枪实弹,一口气跑上老鹰山,接着又开着机帆船去检查来往船只,直到弄清情况为止。
为了进一步落实战备,民兵连根据海岛渔业生产特点,利用生产空隙,采取小型、就地、分散与短期集训相结合的方法,积极地开展军事训练。在训练中,他们从实战需要出发,制定作战方案,研究打法,熟悉有关联络信号,而且还经常进行一些近似实战的阵地演习。一天晚上,“战斗”的信号一发出,民兵们就立即进入阵地。炊事班民兵、共产党员竺友才在坑道里挑水,因天黑看不清,掉到了水井里,浑身湿透,同志们劝他换件衣服再来,可是他怎么也不肯。炮兵班女民兵竺友琴有病,领导要她在家休息,可是当她知道外面“战斗”正在紧张地进行,就再也睡不住了,一骨碌爬起来,跑到阵地上参加了“战斗”。通讯班在架线训练中,大路不走走小路,小路不走爬山坡。整个演习场面,充分显示了民兵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强大威力。
十几年来,白沙大队民兵连,为加强战备、守卫海防作出了贡献。他们决心响应党的十大发出的伟大号召,对帝国主义可能发动的侵略战争,特别是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对我国可能发动的突然袭击,保持高度警惕,做好一切准备,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