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世界屋脊”上的雷达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11-25
第4版()
专栏:

“世界屋脊”上的雷达兵
在西藏高原上空飞行,可以看到一座座金光耀眼的冰峰,象穿云而出的利剑,直插蓝天。就在这冰峰雪岭间,驻守着许多英雄的雷达兵。他们昼夜不停地操纵着一架架雷达,百倍警惕地搜索着祖国的领空,为保卫伟大社会主义祖国,在“世界屋脊”上战斗不息。
空军某部雷达四连,就是这些边防雷达连中紧靠前沿的一个连队。它的驻地座落在喜马拉雅山脉群峰间一座四千八百米的山巅。正面,是两排连绵不断的山峦夹成的风口;两旁,耸立着高达七千米的冰峰;背后,群山起伏,有如万顷狂澜。为了保卫祖国,这个连的光荣雷达兵们在这里进行了多少英勇豪迈的斗争啊!
这里气候变化无常。眼看大好的晴天,可一会儿是雨,一会儿是雪,一会儿风沙卷着雹子。为了保证雷达正常工作,战士们常常匍伏在雪地上,躲开风雪的窒息,去检查机器和线路;顶着狂风和暴雪,爬上高高的天线,去扫除积雪,敲掉冰凌,不让它们影响“千里眼”的视力。
那是国庆节后的一天。上午,太阳还耀眼灼人,午饭后浓云从四面山头升起,不一会,整个天空再也看不到一丝亮边。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起来了,很快又变成漫天倾洒的雪粒。通向四连阵地的盘山公路全给大雪埋住了,一辆给四连运送油料和食品的汽车,刚到山腰就陷在雪堆里。
指导员集合部队作了简短的动员:“汽车是国家的财产,上不来,一夜就会冻坏在山坡上。油料和食品,是我们坚持战斗和过冬的物资,必须运上山来。同志们,赶快下山,挖雪推车!”指导员的话音刚落,战士们扛起铁锹,带上木棍,直向汽车奔去。
公路上的积雪已经一米多厚,雪还是照样下得很猛,挖走一锹,很快又填满了。风卷着雪,刮得人站立不稳,透不过气来。共产党员、老战士顾国宝想,越是艰苦,共产党员越要起先锋作用,带病躺在汽车底下,一点一点地扒车轱辘下面的积雪。从下午七点一直战斗到第二天凌晨两点,他们才把不到四百米长的公路挖通,把汽车弄上了山。
同志们带着一身的疲劳睡下了。可是天还没有亮,雷达操纵一班的战士们就醒了,都说:“今晚怎么搞的,胸口憋得慌!”他们拉开房门,呀!那里出得去。一夜大雪把他们埋上了,迎面一堵雪墙把门堵得严严实实。
“怎么办?”
有的说:“夜里这场大雪,肯定把全连同志埋住了,要赶快想法把他们扒出来。”但是,怎么出去呢?他们决定从房门口向上挖条地道,钻出雪堆去。屋里没有铁锹,就用手扒。许多同志的手冻麻木了,他们用身子暖一暖又继续干。当他们从几米深的雪中地道钻出来时,才看到所有的钢架房,只剩下一点尖顶露在雪地上。球场上的篮球架只有篮圈以上的部分露在外面,站在雪地上投球,不需要往上抛了,而是要向下扔。他们正准备去救其他战友,各班排的战士也一个个地从雪堆里钻了出来。他们见面,都笑着说:“啊,咱们都在打地道战呀!”
这场大雪,简直象落下一座雪山把四连阵地压住。那么厚的雪他们是无法一时搬走的,只好在雪地上开出一条条的交通壕,沟通各班排住屋和指挥室的联系,坚持战斗。他们在雪堆里住了一个多月,尽管每天只能喝点雪水,吃两顿饭,而那警卫祖国神圣领空的雷达天线,一刻也没有停止转动。
又一年春节之夜,四连许多同志突然病了。饺子煮熟了,没有人吃。但大家仍然争着担任战斗值班。他们说,此刻祖国各地正是万家灯火,爆竹连天,欢度节日,我们只要能够动弹,就要坚持战斗,决不漏掉半点情况。党支部安排没有生病的同志把病号的工作担任起来。油机员李洪忠,发着高烧,还扶着墙壁走向油机房要求替换值班的战友。他说:“同志们一上机就工作十二小时,太累了,让我替上一会吧!”
四连的战士们就这样为了祖国的安全而忘我战斗着。你说苦吗,他们笑一笑:“苦是苦点。想想过雪山草地的红军,想想我们在这儿受点锻炼,全国人民就可以安心劳动、工作、学习,你就明白这苦里的甜了!”雷达技师李书庚为了排除雷达故障,宁愿夜里不睡觉,冒着刺骨的冰风,同几个老战士蹲在阵地上工作。当荧光屏上显示出他们紧紧追踪的光点时,他们一夜的困倦都给战斗胜利的豪情洗得干干净净。
老战士李刚在这个山头上已经战斗六年了。连里的公差勤务,不管是挖雪背水,还是搬油运柴,他从来没有缺过。他说:“回内地探一次家,看到家乡变一次面貌。新的工厂增多了,新的铁路通车了。家乡的荒山丘陵变成了层层大寨田。看到这一切,越想越懂得了我们在这儿战斗的意义。”今年新战士一到连队,他就把着手教他们学习军事技术。除了在值班时帮助新战士在实践中掌握雷达操作要领,还挤出自己的休息时间,每隔一班就给新战士上一次雷达操纵技术理论课。他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一丝不苟。有人说:
“你快退伍了,还抓这么紧,要求这么严干什么?”他把新战士找到一起谈心说:“我的军事技术也是老同志教给的呀。我不教给你们,敌机就会从我们的荧光屏上逃掉,窜进我们的祖国!你们必须学好杀敌本领!”在他的耐心帮助下,许多新入伍的战士,很快就能单独操作,担任战斗值班了。
在这儿,我们还认识了一个名叫农奴的藏族战士。他是一个翻身农奴的儿子。他用“农奴”做自己的名字,为的是不忘祖祖辈辈受三大领主压迫剥削的苦,激励自己为保卫今天的幸福生活而奋勇战斗。农奴入伍后分配在油机班。操纵油机对这个汉话不会说,汉字不识一个的藏族战士来说,困难真是不少。但是,他从革命斗争需要出发,懂得学会开油机的重要,决心战胜任何困难。不懂汉话,他向同志们学;不识汉字,他参加连里的文化夜校。别人学一个小时,他学两个小时;别人休息,他坚持苦练。入伍不到半年,他就成了一名能够独立操作的油机员,开始担任战斗值班。四连的地势高,又在风口上,油机放在阵地上,冬季到来,顶着急风暴雪检查很不方便。他和同志们一起,利用休息时间,挖了三千多块每块一百多斤重的草皮,自己动手在阵地上垒起一座油机房,既挡风雪,又保证了油机在冬季更好地启动、运转,加强了战备。 新华社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