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阅读
  • 0回复

联合国大会第六委员会讨论关于侵略定义问题 我代表阐述中国政府的原则立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11-25
第6版()
专栏:

联合国大会第六委员会讨论关于侵略定义问题
我代表阐述中国政府的原则立场
指出当前威胁世界和平和各国人民安全的根源主要来自超级大国的侵略扩张政策。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同世界上一切遭受侵略、颠覆、控制、干涉和欺负的国家和人民站在一起,同一切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国家站在一起,为反对侵略战争和维护世界和平事业而共同努力
新华社联合国一九七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电 联合国大会第六(法律)委员会从十一月十六日到二十一日讨论了关于侵略定义的问题。二十三日,会议通过一项决议草案,建议联合国关于侵略定义的专门委员会在一九七四年再次开会,以便“完成它的任务,并向第二十九届联合国大会提出关于侵略定义的草案”。中国代表没有参加对这项决议草案的表决。
在第六委员会十一月二十日的会议上,中国代表凌青发言,阐述了中国政府关于这个问题的原则立场。
凌青说,在讨论侵略定义问题之前,“首先有必要弄清楚当前侵略和侵略威胁主要来自哪里。当代的历史事实很清楚,争夺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帝国主义是现代侵略战争的根源。帝国主义的本性就是要掠夺和剥削。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夺取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供应地和资本输出的场所,把广大的中小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当作它们侵略和掠夺的对象。社会帝国主义是‘口头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的帝国主义’。它也同样要扩张,要掠夺,要剥削。这样,超级大国之间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也就愈演愈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上各种侵略战争连绵不绝。不少中小国家,特别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有的遭到野蛮的攻击,有的受到残酷的轰炸,有的被武装强占,有的被肢解分割,还有的国家人民被赶出家园,长期过着流离失所的悲惨生活。这些事实使人们日益清楚认识到,当前威胁世界和平和各国人民安全的根源,主要来自超级大国的侵略政策和扩张政策。”
凌青说:“早在五十年代,联合国就开始讨论侵略定义问题。尽管世界上侵略行为不断发生,但由于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会议争论多年,毫无成果。”“广大中小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从维护国家主权和反对外来侵略的正义要求出发,期望联合国能够确定一些明确有力的原则,以利于从政治上和道义上揭露和谴责侵略者,这完全是正当的。中国代表团对于这一正义要求以及他们为此所作的认真努力深表同情和支持。但是,我们不能不指出,有人正力图利用侵略定义问题的讨论,伪装自己,欺骗世界舆论,以此掩盖它们在世界各地进行的侵略和扩张罪行。值得注意的是,就是这个提出重新讨论侵略定义的倡议者,一边在这里高谈阔论,一边却出动大军,以突然袭击方式武装侵占了它的一个盟国。它创造了所谓的‘有限主权论’,并公然声称,今后决不放弃对其盟国随时进行入侵的‘权利’。明明是一个侵略者,却偏要装成‘反侵略的英雄’。它或许以为,这样一来就能遮住天下人的耳目。可是,这只是它的痴心妄想而已。”
凌青接着说:“关于侵略和被侵略问题,我们认为,任何国家首先使用武装力量侵犯别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自然就构成了侵略罪行,侵略罪行应当受到国际上的严厉谴责和制裁。同时,各国人民有权进行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和革命自卫战争,绝不能把侵略和反侵略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战争混为一谈。至于如何识别和判断侵略和被侵略行为,这本来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法律概念问题,而是一个尊重客观事实的问题。只要尊重客观事实,就很容易判断谁是侵略者,谁是被侵略者。超级大国企图利用抽象的法律概念为它们歪曲客观事实制造根据,这是我们绝对不能同意的。”
凌青驳斥了那种所谓在判断侵略行为时必须考虑是否具有侵略意图或目的的荒谬主张。他说,“侵略者当然怀有侵略意图和目的,这是人所共知的起码常识。但是,意图和目的是主观因素,它通过具体的侵略行为表现出来。因此判断某种行动是否构成侵略,包括是否具有侵略意图在内,都只能以客观行为作为依据,而决不能把它颠倒过来,以是否具有侵略意图来确定是否属于侵略行为。历史的事实证明,一切侵略者,从来不会承认自己怀有侵略意图,恰恰相反,它们总是打着各种各样冠冕堂皇的旗号来掩盖自己的罪行。当前,一两个超级大国由于其处境日益孤立,在大肆进行侵略和扩张的同时,正越来越求助于各种各样的伪装和借口。一个超级大国为了同另一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到处伸手,有空就钻,侵略胃口越来越大,伪装形式更是层出不穷。明明是对自己的盟国进行武装侵略,却偏要美其名为‘维护社会主义大家庭利益’;明明是肢解一个主权国家,却偏要吹嘘成‘支持民族自决’;明明是在邻国的边境上陈兵百万,放肆进行军事威胁,却偏要口口声声说什么‘毫无威胁之意’,甚至还假惺惺地提出什么互不使用武力,并反诬别人为‘扩张’和‘好战’。这种十足的伪善和险恶的用心,是侵略者惯用的伎俩。因此,如果把侵略意图作为判断侵略的标准,其结果势必被侵略者利用,借口不怀有侵略意图或目的,为它所进行或插手的侵略行为辩解来混淆视听,显然,这样制订出来的所谓侵略定义将有利于侵略者,而不能保护被侵略者的利益。”
凌青说:“识别和判断侵略或被侵略行为问题,是国际上的大是大非问题,中国代表团认为,联合国讨论这类问题,应当由所有会员国,不分大小,一律平等,根据客观事实,进行分析,以求作出切实、正确的结论,而绝不能让少数帝国主义大国说了算,因为侵略者从来是不会自己审判自己的。超级大国极力主张只能由安理会来最后确定侵略行为是否成立,十分清楚,他们念念不忘的就是他们在安理会的否决权。一旦他们对别国进行了侵略,只要他们一票反对,他们就可以逍遥法外。面对这样的状况,试问,关于侵略定义所作的各项规定又有什么意义?整个草案岂不等于是一纸空文吗?”
凌青最后表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坚决同世界上一切遭受侵略、颠覆、控制、干涉和欺负的国家和人民站在一起,同一切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国家站在一起,为反对侵略战争和维护世界和平事业而共同努力。”
同一天,苏联代表科列斯尼科在发言中大肆攻击中国,甚至诬蔑中国对苏联有领土要求。凌青在答辩时对他作了严词驳斥。凌青说,中国政府在对外关系中,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来没有对任何国家有过领土要求,也没有对苏联有过领土要求。人所共知,正是苏联对中国有领土野心。一九六九年,苏联在一项政府声明中公开宣称,中国在清朝以前,北部边界是长城,西部边界不超过甘肃省和四川省。这是对历史事实的恣意歪曲,充分暴露了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继承沙皇的衣钵、企图瓜分中国的狂妄野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